剧团到新乡的当天就有一位不速之客前来洽谈。他不到四十,西装革履,长脸光头,声音有些尖细:“于团长,只要您答应给我妈80大寿演三天,我将以三倍的票房收入给您!”
震豫东心想:不行,我们是代表开封来的,我们不能走回头路,再说也不能辜负新乡的戏迷朋友。
“谢谢您的信任与盛情,来时市领导一再强调,我们出外是代表开封市的,一定要注意形象。所以,我就对不起了,请您谅解!”
“好,那我就拭目以待,好好看看你们在新乡的形象吧!”他带着几分狡诈和满腔愤懑甩袖而去。
震豫东对这件事并没有在意,她觉得自己这样处理很对。
“团长,票价怎么定?”
震豫东未加思索:“照样!”
卖票的老朱以为是按焦作的价位卖,结果,前三排的票只卖出五张,前边大部分座位都空着,后排的观众见前面空着没有人坐,于是纷纷往前挪,服务人员便往后撵,有些人说啥不肯动窝,于是双方便吵了起来,以后居然发生拳打脚踢现象。震豫东望着混乱的剧场,叫人赶紧给公安局打电话,回话是:今天礼拜天休息,局里就我一个,你们自己处理吧!
这时参与打架的观众越来越多,震豫东连忙叫亭演。可是,观众喊着要退票。
震豫东让全体人员都出来劝架,并答应退票,这场闹剧才渐渐平息。
“团长,我们不是白忙活一晚上了吗?”
“破财人安全,呃,老朱你怎么卖的票?”
“呃,你不是说照样吗?”
“嗨,我是说照开封的样子,一律十元!你听我的也许这场闹剧就不会发生了!”
“咳,都怪我理会错了!”
“哎,我也有责任,走,我请客,大家去喝馄饨去!”震豫东不想让大家沉溺在不愉快的泥潭中。
新乡的赵记馄饨,有上百年的历史,它的皮薄如蝉羽,光滑透明;它的馅更是一绝,吃起来口感特别鲜香,香而不腻,烂而不黏,既有嚼头又有品头,极其美妙。他的馅究竟是如何配的料,至今仍无人知晓。
“好喝吗?”震豫东问。
“好喝,好喝!”
“好喝,大家敞开肚子喝,我管够!”
“这新乡也是,好吃的,净弄些便宜货,不是馄饨就是烧饼。”有人提出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