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 (4 / 7)

+A -A

        大便频率。不同的宝宝大便的频率相差很大。前面已经说过,吃母r的宝宝比吃奶粉的宝宝大便更频繁。有的宝宝在吃奶之后或吃奶过程当中就会排便。头几个月,你在喂奶之后几分钟内经常能听到流质大便发出的汩汩声。偶尔出现水样便(你可以把它称为爆炸性大便)是正常的,不要与腹泻混淆。(如果你担心,可以读读第674页有关腹泻和脱水的相关内容。)新生儿只要奶水充足,一般每天都会有2~5次大便,但一天1~2次也是正常的。个别时候,甚至两三天没有大便都算是正常,但仅限于出生后一两个月内。不到两个月的母r喂养的宝宝,若大便稀少,说明很可能奶水不足。

        大便中的血。宝宝偶尔会有很硬的大便,突然之间又会变成“爆炸性大便”,这会对直肠造成轻微的撕扯,称为直肠溃疡。如果你注意到宝宝布上有几点鲜红的血斑,或大便里有血,可能就是因为直肠溃疡。

        湿布的变化。头几周宝宝的是非常淡的,就像水一样。几周之后,会变成琥珀黄色。头几周宝宝一天湿两三次布是正常的。之后宝宝一天至少湿6~8次布(你可以用四五个纸裤)。

        红颜色的是怎么回事在头几周,看到布上有橙黄色或红色的斑点,可能会让你吓一跳,因为看上去很像血。这些红斑是由一种叫酸盐的物质引起的,是新生儿中的正常物质,在布上看起来就是橙红色。

        新生儿的身体

        体重的变化。出生几周内,新生儿的体重一般会比出生时减轻170~280克,约占体重的5%~8%。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时会“携带”着特殊的体和脂肪,以度过妈妈的r汁开始正常分泌前的那段困难时期。体重减少多少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个子较大的宝宝拥有的体和脂肪多,因而失去的体重也多。喂得多的宝宝和跟妈妈待在一起的宝宝减轻的体重最少。如果你跟宝宝待在一起,每两小时喂一次奶,高能量的r汁就会很快开始正常分泌,宝宝减轻的体重也就越少。第一周不跟妈妈在一起的宝宝,或每三四个小时才喂一次的宝宝,体重流失得最厉害。

        第7章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3)

        正常的肿块。用手抚摸宝宝的头部,你会发现很多不平的肿块和凸起,尤其是在头顶、后脑勺和耳根处。这不仅是因为经过分娩时的挤出。婴儿的头骨包括了很多小骨头,此刻还没有连接起来,有待于脑部的发育。到了第二年,宝宝的头摸起来就光滑多了。

        另外一个正常的肿块是婴儿胸部中央的硬块,刚好位于肚子上边。这是胸骨的末端,有些宝宝身上会突出好几个月。到了第二或第三个月,你还会发现宝宝的后脑勺和脖子周围有几个豌豆大小的肿块,这些都是正常的淋巴结。

        肿胀的囊。丸最初是在腹腔内部形成的,通常在产前才会挤过腹股沟落入囊。(偶尔会有一个或两个丸不会落到囊里,但以后会落下来。如果宝宝一周岁时丸还未落下来,可以接受激素或手术治疗。)丸落入囊时经过的腹腔壁的开口通常是关着的,但有时候这个通道还开着,体就会在丸周围堆积,形成囊积水。这种肿胀对宝宝没有什么影响,通常在一周岁时会自行消退。在给你儿子检查身体时,医生会用一支小手电筒照在宝宝的囊上,检测里面积水的多少以进行诊断。

        偶尔有一小段肠子会穿过这个开口进入囊。这叫做腹股沟疝。囊积水是圆且柔软的,而腹股沟疝感觉要硬一些,呈椭圆形,拇指般大小。这种肿块通常会在宝宝睡觉或放松的时候退回到肚子里去,而哭的时候又伸出来。若有这种情况发生,请告诉你的医生。腹股沟疝需要一个小小的外科手术进行修复,通常无须在医院过夜。

        少之又少的情况是,这一段肠子卡在囊里,这时候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以防止伤到肠子。如果肿块越来越大,越来越硬,颜色越来越深,很痛,或者宝宝不断呕吐,肚子痛,这时要立即给医生打电话。

        的肿块。女宝宝的肿胀跟男宝宝的囊肿胀是一样的。有时候卵巢会移到部位,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弹珠,贴在皮肤下面。遇到这种情况要告诉医生,他会安排一个小小的外科手术让卵巢复位。

        肿胀的胸。由于出生时体内有大量来自母体的泌r素,婴儿的胸在几周之内可能会变得肿胀、坚硬,有时甚至可能流出几滴r汁。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对男宝宝和女宝宝来说都一样。几个月之内,胸部的肿胀就会消退。

        封闭的。女宝宝到了一两岁时,那道狭长的缝隙可能会闭合。在婴儿的例行身体检查中,要把这种情况告诉你的医生。这叫做粘连,因为开口两边非常接近,以至于开始长在一起。这不会让宝宝有任何不舒服或者疼痛。这样的粘连通常会自动分开。但如果粘连变得越来越厚,阻塞了流出,医生可以将它轻轻地分开。你也可以每天温柔地将宝宝的两瓣分开,防止它再次长在一起。万一又长回去,医生可以在两边上涂抹含雌激素的r膏,防止进一步粘连。

        到了两岁左右,宝宝自身可以开始分泌雌激素时,粘连的现象会自动消失。

        凸出的肚脐。婴儿出生时肚子上还有一个开口,脐带与胎盘就是通过这个开口相连的。脐带被剪去后,脐带根部会起皱萎缩,成为肚脐。有时这个刚形成的肚脐会向外凸出,有时候则是扁平的或向内凹。是“向外凸”还是“向内凹”取决于脐带根部痊愈的方式,不是由剪的方式决定的。大多数的外凸随着时间推移也会慢慢变平。电子

        第7章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4)

        婴儿腹部围绕肚脐有两组大的肌r群。有时这两组肌r之间会有一个开口,当婴儿哭或用力的时候,肚脐就会往外凸。这是因为肠子在皮肤下向外挤,如果摸摸这个凸出的肚脐,你就能感觉到一个软乎乎的凸起。这叫做脐疝,可能有高尔夫球那么大,也可能像指尖一样小。随着肌r增长,肚脐边上的开口会慢慢闭合,肠痉挛现象也会消失。脐疝在黑人宝宝当中较为普遍。这种情况对婴儿没有什么坏处,千万不要用胶布贴住肚脐,这样不但不会加速愈合,反而会造成感染。一般到了两周岁的时候,宝宝就能自动痊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第 7 部分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