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 4)

+A -A

        银川

        (3)上

        那时,管桐也没想到,将来有那么一天,自己居然会对一个“80后”的女孩子动心。

        长久以来,这个群体在很多人眼里,代表着的就是自私、娇气、不负责任、过于自我……或许该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一代独生子女,中国也不会有“小太阳”、“小月亮”、“温室里的花朵”这样的形容词。

        以管桐的阅历,他不是看不出来,顾小影这样的女孩子,一定从小就泡在蜜罐里。

        她脸上的笑容、她俏皮的神气、她迅捷的思维,甚至包括她的好口才、好气质……这一切都不会是从天而降,反倒只能是日积月累。

        所以不用猜也知道,她一定是在城市里长大,受良好的教育,或许还来自书香门第。她拥有的一切都是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她没有见过艰辛的生活,更没有经历跋涉的坎坷。

        她和他管桐,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而管桐是哪样的人呢?

        前面说过了,他在r城农村长大,从小就是优等生,高中毕业时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位于城的省院,父母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噢对了,他还曾经有个弟弟名叫管桦,可惜幼年便已夭折。

        大学时代,管桐也曾谈过一场恋爱。女友蒋曼琳是昔日省院文艺美学专业赫赫有名的“美女+才女”。毕业那年,省委组织部选调重点大学研究生考试,管桐和蒋曼琳分别考出了全省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于是一个去了省委办公厅,一个去了省人事厅。

        彼时,多少人感叹:现实生活中,王子的确是只能与公主在一起。

        然而,人们忘记了,王子未必是最富有、最英俊的那一个,却一定是血统最高贵的那一个——现实生活中,白手起家的青年才俊可以做驸马,却永远不会成为王子。

        更可惜的是,蒋曼琳的父母连这样的“驸马”都不想要。

        管桐永远都记得,毕业那年第一次去蒋曼琳家,蒋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琳琳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过是希望女儿将来嫁了人,不要受气,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管桐信誓旦旦:“阿姨您放心,我也决不会让琳琳吃苦。”

        蒋曼琳的母亲笑了,那笑容中若隐若现地含着怜悯:“管桐,我知道你是好孩子,可是成长背景、家境差异、消费习惯、生活习惯……这一切都太现实了。琳琳现在满脑子爱情,我说她也不听。可是你不一样,你是男人,你真的能保证将来琳琳在这些事情上不吃亏、不生气吗?如果你能,我就作主让琳琳嫁给你。”

        管桐沉默了。

        能走到今天的管桐,当然不傻。他不会不知道这一切托辞的背后不过是最寻常的那个道理——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说好听点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不好听点,还不就是省城人民眼中的“乡下人”?!

        他凭什么能给蒋曼琳上述这一切?

        连他自己都知道,讲文化水平、消费习惯甚至卫生习惯……自家都远远不符合蒋曼琳母亲的要求。再说,过日子,怎么可能一点亏都不吃、一点架都不吵、一点气都不生?

        可是,管桐从来都不是自卑、怯懦的男人。

        他微笑,站直了腰对蒋母说:“阿姨,如果琳琳对我说分手,我绝不纠缠。但,只要琳琳愿意和我在一起,我会竭尽全力让她开开心心地过一辈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