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1 / 3)

+A -A

        村小和图书馆毗邻着,背靠青山,刘鹏可以想象得出,在这周围青山的环抱之中,这两所建筑落成之后,将会成为村里的文化学习中心地带。

        今年的兴建任务的确有些多,除了这几处外,陆续的还有村卫生院,村委新办公区以及之后的村口附近的商业区域的修建任务。

        看来这些地方只有等下半年后才能真正的开始动工了,刘鹏在看完这些地方后,暗暗的想着。

        下午下班之后,刘鹏刚到家门外,就看见从村子深处走来的苏老,苏老现在在刘鹏家里已经住了一个月了,家里新添了一位老人,也使得家里的气氛更加的热闹和谐,刘鹏的老爹老妈在像对待自己亲人那般,对待着苏老。

        只见苏老和爷爷两人各自背着个小竹筐,竹筐里已经装满了绿色的草,正蓬散的向周围伸开着,苏老的手里还提着一把镰刀,两位老人的衣服上还沾了不少泥土,不过看他们的笑脸就知道现在他们现在很高兴。

        看到这里。刘鹏便驻足在院外等待着两位老人。

        “苏老!爷爷!你们这是?”刘鹏疑惑地看着两位老人“小鹏啊!没事,我就上了上山,你看我这背后的竹筐,里面可是装的草药啊!这些都是野生生长的,看情况还不错,我采了些回来!”说着,苏老列开身子,把背上的竹筐取了下来。

        刘鹏凑近一看。发现里面有几种都是村里常见的药草,以前村民基本上都会采上一些,晾干后,泡着喝。不过看苏老采的这些,有些刘鹏还是没见过的。

        “苏老,你采地这些药草,我也就认识几种,里面有好些我都不认识!”刘鹏说道“小鹏。今天我可是长了不少见识呐!认识了不少的药草!”边上的爷爷抚摸着下颚的胡须笑道苏老笑了笑,伸手抚摸了一下蓬散的药草,笑道:“没什么,这些也都是常见的药草,只是你们不认识罢了。好了,咱们进屋去吧!”说完,把小背筐提了起来三人一起向屋里行去,两老换上鞋子之后。苏老看了刘鹏一眼,笑道:“你在下面等等,我俩上去把这些药草晾在阳台上,顺便换换衣服,等会咱们好好聊聊!”

        刘鹏点头应了下来,望着二老提着背筐向二楼行去,刘鹏笑了笑,径直的走向厨房。准备泡上一壶茶水。

        片刻之后,苏老和爷爷便从楼上走了下来,刚好刘鹏也端着茶从厨房里出来,为两位老人各自的奉上一杯茶水后,刘鹏便坐在他们对面,给自己也满了一杯。

        三人各自地轻泯一口后,苏老便望向刘鹏,笑道:“小鹏。你刚才也看到了。今天我和你爷爷到上上去了一趟,现在山上的林子长得挺茂盛的。

        林子里也长了不少的药草,看来这里面还真是块宝地了!”

        “那苏老,经过你这么查看,咱们村的林子里都适合种些什么药草呢?”

        听到刘鹏地提问,苏老笑着摸了摸下颚的胡须,道:“这次具体看了看林子的情况,发展的药材种类还是挺多地,我现在给你说几个投资回报大的品种”

        “等等,苏老,我记一记!”说着,刘鹏迅速的从茶几下拿出了一叠白纸,从兜里掏出笔后,道:“好了!”

        看着刘鹏的一番动作,苏老的脸上笑意更胜,“我首推的是板蓝根,板蓝根你应该知道,在市场上也是一种常见的药材,而且平常小家庭都会备上一些,所以在市场上还是挺广阔的,而之所以要首推这板蓝根,便是这药地生长周期短,一般4到6个月便可以成熟收割,叶片和根茎都可利用,经济价值上不错!”

        刘鹏悉唰唰的几下便记了下来,苏老停顿了一会,以方便刘鹏记录,见他记得差不多了,又道:“再一个便是白术,8个月便可收割,我看了下这里的情况,每亩地产个100公斤干白术应该没问题,这白术烘干后,可以制成饮片销售,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加工法,另外就是作为中成药的投料。”

        苏老不紧不慢的给刘鹏介绍着,在停顿片刻之后,“这两种就是投产见效快的品种,还有一些需要14个月,甚至3年生的都有,比如14个月生地柴胡、黄芩,还有3年生地白芍等等,这些也都是不错的药材!”说完后,苏老忍不住地在他那下颚的胡须上摸上一摸。

        对于苏老所说的这一切,刘鹏都详详细细的记了下来,心里面也开始活络起来,所谓‘一通百通’,苏老在中医上的了解绝对是专家级别,自然对这中草药的了解也是相当全面,村里如果要发展这些药材,还得多靠他老人家指点才行啊!

        想到这里,刘鹏抬头笑眯眯的看着苏老,缓声的说道:“苏老!”

        看着刘鹏的笑容,苏老这样的老人便知道他那肚子里的花花肠子,笑了笑,道:“说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是农民 第115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