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2 / 3)

+A -A

        一旁的叶荣轩也是忙谦虚道:“李老过奖,荣轩只是好一点而已,万当不起您这样的夸奖。”

        “你也不用谦虚,你的能力我们都是知道的,不说别的,就说叶家的产业在你手里涨了那么多,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李超人一摆手说道。

        “你光夸奖别人,我就不信你对你家那两个小子会不满意。”霍老爷子笑着说道。

        “说实话,我对那两个小子也很满意了,不说别的,至少是能守住我这份产业的。”李超人笑着说道。

        看的出来,李超人对于自己那两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不然也不会这么说。

        林宇自然是知道李超人的两个儿子的,两人在后来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长子李泽巨,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和林宇现在的低调差不多,一开始的时候几乎不被外人所知。

        身为长子,李泽钜具有的家族使命感与责任感似乎与生俱来。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时,李泽巨便遵照父亲的意思,选择了土木工程系,后来又读了结构工程硕士学位,他无疑已将家族日后的发展方向与自己的未来牢牢地拴在了一起。毕业后,李泽巨加入长江实业,再次顺从父意,入了加拿大籍。他的这一身份,是李超人得以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的关键,也是李氏家族收购加航的前提条件。因为根据加拿律,非加拿大籍人士不可持有加航超过25的股份。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这位由李嘉诚一手培养和造就的商界才俊,正按着父亲安排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小心往前走。所幸李泽钜做得还很让老爸满意。据说,“长和”系内不少投资的策划者都是这位行事低调的李泽钜。

        现在的李泽巨,只不过是刚开始在长江实业工作。按照林宇重生之前的记忆,这个李泽巨应该是李家留守长江实业大本营的人。

        不过让林宇想不通的是,这个李泽巨现在应该是不到刚刚满20岁和他差不多是学生,为什么现在就已经去了长江实业了呢?难道是自己的到来让这个世界里的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

        可是这也不对啊,就算是自己小蝴蝶的翅膀真的吹动了这个世界的一些是情感的发展,那也不能让李泽巨早点钻出李太太的肚子吧。那要是这样的话,那老2李泽凯的年龄应该也和后来不一样了。

        老2李泽凯和老大李泽巨只差两岁,当然现在林宇并不确定这件事情,也有可能现在的李泽凯在某个角落里打酱油呢。

        李泽凯不同于李嘉诚和李泽巨,两人非常的低调,但是李泽凯却是不同,他非常的张扬,可以用生活在镁光灯下都不过分。

        不过虽然张扬,但是李泽凯却是非常的有能力,美国留学后的他回到香港和黄任职,然后便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93年,李泽凯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卫星电视以9。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媒体巨子、澳大利亚出生和发家的默多克,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并且声名鹊起,并且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为日后与其兄李泽巨分道扬镳分头创业打下了基础。

        想到这两人,林宇也笑着说道:“李老太谦虚了,晚辈听说香港有四位最有前途最被人看好的年轻人,不知道霍爷爷和李老可听说过?”

        听到林宇这么说。两人可是有了些兴趣,霍老爷子忙问道:“四大才子?呵呵,我还真不太清楚这事,小宇,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超人也是非常有兴趣的看向林宇。

        “霍爷爷、李老,来香港的时候我就听说这事,四个年轻人无一不是香港新一代年轻人的领军人物。”林宇笑着说道:“叶家的公子〃》叶荣轩就不用多说了,他的能力在那里放着呢。另外还有就是霍震宇霍叔,霍叔的能力霍爷爷和李老应该也是清楚的,只要给他一个机会,自然就会声誉鹊起。另外两个就是李老的两位公子〃》,被香港民众成为‘龙兄虎弟’的李泽巨和李泽凯两位公子〃》了。”

        林宇说的没错,李氏兄弟在香港确实被成为“龙兄虎弟”,但和李泽楷铺天盖地、长篇累牍的报道传记相比,能搜索到的李泽钜的资料少得可怜,即使有,也多是作为父亲或弟弟的陪衬。事实上,一个独立的李泽钜几乎是意义缺失的,如果说,长实是为他提供了一个坐标,那弟弟李泽楷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照。

        兄弟俩尽管只相差两岁,但格的差异自小便显现,也许因为这种差异,ā流显得不那么容易。15岁,李铎钜在香港还没读完中学,便前往美国读大学预科,李嘉诚于是把李泽楷一并送去,原意是好让他们有个照应。可是两兄弟在美国反而甚少来往。李泽楷后来形容说,“在美国头一年的生活,可说是一生中感到最寂寞的岁月”。因为英文不太好,根本不能与人沟通,只能打电话〃》向母亲诉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金融大亨 第176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