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1 / 2)

+A -A

        “上野悠人?最好别是上野忽悠人!”洪涛在看到这艘小船又听到船长的名字时,心里就不停的打鼓,按照他的预想,这艘船应该再大一些。

        这艘船看着不大,上去之后才发现其实并不小,忽悠人船长先带着大家参观了一下他的座驾,从驾驶楼下面的居住舱到船尾的活鱼舱应有尽有,按照他的说法,配齐了给养之后可以供8个人在海上生活10天。

        慢速离开码头之后,上野船长就开始发飙了,把小船开得飞快。这时是冬天,虽然东京湾里的气温基本都在零度之上,但是海风和溅起的水花打在脸上还是很难受,洪涛本来想在船头上照照像什么的,结果没待了2分钟,就自觉跑回船舱里去了。

        此行的目的地是东京湾外面的伊豆群岛,准确的说是伊豆群岛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岛,叫三宅岛。哪里距离东京湾有150多公里远,按照上野屋的船速,大概要开4个小时左右。其实三宅岛上有机场,从东京的羽田机场也有航班可以抵达,而且还比租船前往哪里的价格要便宜,不过村一和八重固执的认为,海钓就得坐船去。

        在这个季节里,三宅岛附近的海沟和沉船附近盛产一种叫做“堪八齐”的深海鱼类,大的能有上百斤重,非常适合做生鱼片,所以日本人很喜欢钓这种鱼。

        洪涛拿着满是日文的钓鱼图册看了半天,终于确定了这个“堪八齐”是什么鱼了,这种鱼在中国叫做红甘或者章红,英文名字叫w。这种鱼的身体呈纺锤形,两端尖中间鼓,尾鳍类似金枪鱼的叉状,它喜欢生活在海底的礁石中间,游动不是很迅速,但是力量很大,主要以鱼类为食,最喜欢吃的就是带鱼。

        上野屋号钓鱼船在离开码头1个多小时之后,明显的开始颠簸起来,这说明小船已经使出了东京湾,开始进入浩瀚的太平洋了,这里的浪涌比平静的海湾里要大,高速行驶的小船基本就是在浪尖上跳跃前进。

        “呃…”周晓丽最先扛不住了,她已经跑了3次卫生间,晕船使得她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迫不得已,她吃了1片晕船药,半靠在沙发上,枕着洪涛的大腿,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

        第一百零二章上野船长

        晕船这东西,和每个人的机体结构有关,和健康状况无关,并不是越健壮的人就越能抵抗晕船的效果,不过如果赶上海面有大风,浪涌很高的时候,就算是常年出海的水手也照样晕船,那时候身体素质就该体现出来了,健壮的人晕船之后恢复的要快一些。

        临近中午的时候,船速终于慢下来了,三宅岛的渔港码头到了。上野忽悠人船长对这里很熟,他直接找了一家居酒屋,让大家吃点中午饭外加休息一下,本来的计划是在船上吃午饭,然后直奔钓点开钓,但是由于周晓丽的晕船比较厉害,计划临时改变了一下。

        这个居酒屋很普通,和东京的那些居酒屋没什么两样,就连装修的差不多,但是有一样东西非常特别,那就是在周围的墙壁上挂满了钓鱼的照片,有些照片很明显带着淡淡的黄色,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

        照片的内容千篇一律,上面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是抱着或者提着一条鱼,然后裂开嘴在哪里傻笑,不过这并不影响洪涛的审美,如果可能的话,他也想傻笑着在墙上占据一席之地。

        周晓丽的晕船症状来的快去的也快,自从船一靠岸,她就能自己站起来走动了,等来到居酒屋,她的胃口也跟着好了起来,一大碗拉面下肚之后,还和上野船长喝起了小酒,除了脸色还有点苍白之外,基本上又成为了一条好汉。

        不过上野船长还是很负责任的一个人,他建议大家先在岛上休息一天,顺便让周晓丽恢复恢复体力,等到明天一早再出发去钓点。对于他的这个建议洪涛是欣然采纳,虽然周晓丽本人坚称这次晕船是意外,现在身体已经恢复如初,但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大家还是在岛上住了下来,至于住所还是上野船长给安排的,名字叫民宿,就是在岛上的居民家里住,这有点像富士山下的那个温泉旅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不用上野船长来叫,洪涛他们几个人就已经跑到了码头。此时上野正和另一名船工在用小桶从海里取水清洗甲板,看到洪涛他们已经来了,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把大家迎上船之后,解缆启航。

        洪涛这次没有直接钻进客舱,而是在征得上野的同意之后,站到了舵楼上,就在上野的旁边观察他如何驾船。能在海面上开着一艘快艇飞驰,这恐怕是所有男人梦想中的一个,洪涛从小就喜欢船,但是一直都没机会近距离接触,现在终于可以过过眼瘾了。

        上野开船的架势很足,站在舵轮前身体挺得笔直,而且他头上不戴帽子,而是绑上一条白毛巾,看着和日本武士有点像。关于这条白毛巾洪涛早就问过周晓丽,其实这不是一条白毛巾,而是一个布带子,在日本叫做“钵卷”。

        你可别小看了这条白布,它在日本有着很严格的规定,尺寸一定是120厘米*5厘米,据说是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步兵,因为他们的等级太低,连头盔了没有,所以就扎上这种布条来区分敌我。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在室盯时代的町人,通常都是工匠出身,他们在干活的时候为了防止头上的汗水流下来,就把毛巾拧成绳子状绑在头上,慢慢的演化成一种文化,当你“集中精神”或者要“奋斗”的时候,就绑一条钵卷来象征一下。

        船一出港,上野就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了几页之后停下,然后按照本子上的数字,开始往驾驶台上的一个机器中输入。洪涛认得这个机器,它通俗的说就是一个电子地图加p定位仪,专业点讲叫海事雷达声呐导航仪,主要作用是给船只导航、制定航线、船只识别和提供天气预警用的。上野船长在机器中输入的东西应该就是经度和纬度标点,看来他那个小本子上记录了不少附近海域钓点的信息。

        海里的鱼除了少部分是驻留型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有洄游的习惯,它们往往是追随着洋流运动,冬天又冬天的生活区域,夏天有夏天的生活区域,有的每年甚至要往返几千上万公里的距离来迁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游钓天下 第65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