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曰竦谜庹趴ǎ且诩幽么蟊就磷÷?个月的时间,才可以购买医疗保险,并和加拿大公民一样享受同样的医疗待遇。
而那些加拿大的医院是不能随便去就诊的,除了必须及时处理的外伤和急诊,国立医院不接收普通患者。那你要是生病了怎么办的?回答是很简单,就去这种私人诊所,一般每个社区都会有至少一个这样的全科私人诊所,然后再加上像牙科、眼科这样的专科诊所。
到这些医生这里看病是不用花钱的,他们的工资由联邦或者地方政府支付,你的病情将会由他们率先处理,然后再由他们决定你是吃点药就可以,还是需要进入大医院继续治疗。也就是说你想住进医院里,除非你受了重伤或者病的咬死了,否则就必须先通过这些私人诊所的医生来进行分诊,然后再由他们帮你联系医院。
在加拿大看病是不花钱的,但是吃药是要花不少钱的,所有的私人诊所包括医院,都不会给病人抓药,也就是说你从他们那里是得不到药品的,他们只会给你开一张处方,然后病人拿着这张处方去药店里购买处方上写明的药物,一般这张处方上的药物最多够你吃2、3天的,吃完了之后你就得再打电话预约私人诊所的医生,然后再由他们给你检查一下,再决定是否继续给你开药。
所以说在加拿大,你可以放一万个心,医生绝对不会给病人多开药,因为药品的购买和医疗系统是分开的,医生从药品中拿不到一分钱好处。相反,你可得操十万个心,想办法让医生多给自己开点药品,谁愿意整天往诊所和药店里跑啊,多开两天吃不完可以留着以后应急。
更让洪涛不可理解的是,大部分检验和化验工作也都不再诊所和医院里完成,比如你想照一个b超,私人诊所或者医院里的医生就会帮你预约一个离你住址比较近的实验室,然后你自行去哪里进行检验,最终的检验结果你也不用去取,他们会通过一个医疗网络来共享这个检验结果,你就在家里等着医生的电话就成了。
像周晓丽这种情况,她每个月要交几十加元的费用来聘请一位私人医生,这个私人医生可不是那种随叫随到的私人医生,这个医生有可能同时负责着社区里几百人的医疗咨询工作,也就是说你有什么有关健康和医疗方面的问题,你就可以电话咨询他,他也可以给你推荐他认为合适的大夫,不过看病就别找他了。
这位女大夫就是周晓丽的私人医生推荐的,可是她一点熟人好办事的觉悟都没有,任凭洪涛说破了天,一片药也不肯给洪涛开,却建议洪涛先去检验一下血液,然后再决定如何治疗。
洪涛算是明白了,在这里你要是得了点小病,基本就别指望能有药吃,药店没有医生处方肯定是不敢卖给你药,医院你连门都进不去,私人诊所就更完蛋了,就洪涛这种发点小烧,明显是感冒的症状,那位女医生给出的唯一建议就是多喝水、多休息,剩下的就自己忍着,过几天就没事了,如果病情有变化,再来找她。
第一百四十八章王八也受法律保护
与在国内动不动就各种抗生素、静脉注射往身上招呼的观念不同,他们这边强调充分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抗疾病,只有那些抵抗不了的疾病才会选择用药物辅助治疗,别说抗生素了,就连退烧药和感冒药这些玩意,也不鼓励你自己服用。
洪涛是拿整个女医生没辙了,不过他也拒绝了女医生有关做什么血液检查的提议,不就是不能去药店里卖药吗?生为一个最聪明国度里的年轻人,如果脑筋能被法律法规缠死,那你就不是中国人,中国人的精髓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守法的都是二百五加傻瓜。
从加拿大人这里弄不来药品,从中国人这里还弄不来吗?出了诊所,洪涛就给周大江打了一个电话,前后3句话,感冒药的问题就全解决了,像周大江这种刚从国内过来的移民,他们带的最多的就是各种药物,就算他不清楚,他那个在加拿大生活了好几年的媳妇也不会忘记的。
洪涛刚到家没一会,周大江就带着好几种药上门了,也不知道是药物作用还是心理作用,吃完药之后,洪涛感觉自己的病症好像真的好了一些,身上也没那么难受了。周大江和洪涛聊了一会天,就匆匆忙忙的走了,按照他的说法,现在他正在为自己后半生的事业忙碌着。
原来这个周大江自打和洪涛一起逛过太古广场之后,就一门心思的琢磨起来自己的专业,卖服装。他几乎每天都去太古广场里那家大连大姐开的服装店里去聊天,然后又自己跑了几个中国人和韩国人开的商场,初步了解了这边的服装买卖行情,然后决定和那位大连大姐一起投资,再多开一家更大的服装店,目前他正在联系国内的货源,准备在这里大干一番。
按照他的说法,这边的服装行情非常好,当地产的服装不光样式老旧,价格还非常高,目前已经有很多白人都跑到华人的服装店里来购买衣服,只要质量上稍微注意一点,国内生产的服装随便拿出一件来,款式和流行元素都能甩加拿大服装好几条街,就算是美国那边过来的服装也不够看的,包括牛仔裤。
周晓丽对于洪涛的选择,也是持支持态度,她对于加拿大这边严格控制药品的做法也是深恶痛绝,按照她的理解,那些从小吃半生牛肉、喝牛奶比喝水都多的白人自身抵抗力要高一些,那些政策是针对他们的身体设计的,对于东方人来讲,生病吃药是天经地义的,干嘛能2天治好的并非得依靠自身免疫力苦苦耗着,谁难受谁知道啊。
除了几种常用药之外,周大江还给洪涛带来了一只大王八,活的、野生的,浑身土黄色,裙子边得有2寸长,据说是在一个华人市场里买到的,特意拿来给洪涛补补身体。
虽然这边的天气寒冷,但是这个家伙的生命力依旧顽强,在周晓丽家厨房的水槽中用尖锐的指甲挠得不锈钢咯吱咯吱响。
“你真的要吃它!你看它的眼神多可怜。”周晓丽不是小女孩了,她并不怕这只王八,还打算用手去抚摸抚摸小可怜。
“嘿,别动手!那玩意咬人的,咬住不撒嘴。”洪涛看到她的动作,赶紧大声给制止了,自己这儿还没退烧呢,她的手指头再给咬了,谁做饭啊!
“你们这里的人是不是都有点二啊,王八还有可怜的眼神?你的中文也不错,王八蛋这个词你应该知道吧,在中国这个玩意可算不上什么吉祥物。”洪涛头一次听说还有怜悯王八的,居然能从它那个绿豆眼里看出眼神!
“它会咬人?”周晓丽不太相信,不过还是迟疑了一下,手放在水槽边上,没再往里伸。
“唉,愚昧啊,小同志,你拿根筷子试试就知道了。”洪涛身上还不太舒服,不想长篇大论的给她讲王八咬人的例子,让她自己试试比讲100个故事都管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