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柳相年纪轻轻,手段倒是厉害……”
……
………………
立储之日,景帝在太和殿摆下酒宴,重臣都在受邀之列,我自然也在其中。
那天我专门穿上了一套新裁剪的紫绫罗的长衣,外罩雪纱,头攒白玉,足蹬蛟靴,在太和殿之前,那初冬的白梅刚刚盛开,我看到在那梅花林中正赶过来赴宴的赵烨,那日他穿着一身黄段子精修龙纹的长袍,头带金冠,在那梅林之中卓然而立恍如如同玉人一般。
“你……”赵烨看到我有些惊讶:“你竟然也是我父皇的臣子吗?”
“正是……”我叹了一口气说道。
“烨儿,还不快进去!”正在我们相对而立的时候,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景帝在一种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之下走了过来:“烨儿,你还不识得吧,这位就是柳丞相。”
“柳丞相!你竟然就是柳丞相!”
赵烨那双大大的眼睛圆睁,他的脸上变幻过数种申请,惊讶,无法置信……最后是失望。
我在心里暗叹,我早终有一天他会知道我的身份,而这一刻来得那么快,这时候他心里一定像那些朝臣一样暗自鄙视我,我是这样一个以色侍主的佞臣。
“多些柳丞相力荐之恩,难以或忘!”赵烨紧咬着嘴唇说。
……
宴席之上我正坐着景帝的右侧,左侧坐的正是太子赵烨。
我虚应了片刻,正打算找借口告退,这时候赵烨举酒向我而来:“柳相,这杯酒乃敬丞相举荐之恩,你我知己一场,无以为报,愿连敬丞相三杯酒以表谢意。”
谢意吗?我以为他如此客套大有割袍断交之意。
看着他痛快地饮下三杯,我也轻笑着举杯连饮了三杯。
“丞相好酒量!”
赵烨道,却见他对景帝道:“儿臣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父皇可否答应?”
“皇儿,快起!”
景帝问道:“不知皇儿有何如此是有何所求?今儿是你得立为储君之日,只要是朕能做到的,朕自然不会推辞。”
“儿臣早已听闻刘丞相文才卓越,一篇《伤情赋》乃使长安纸贵,入朝短短半年之内功绩显赫,远赴北疆立破辽王反间之计,赴蒲州解三年之旱,赴九江除却洪灾,除却私吞国库和灾银的蔡允,曹卯等奸人……”赵烨缓缓而道:“如此有才之士,儿臣实在仰慕非常,希望父皇能够允诺让柳相担任儿臣的太傅,教导儿臣治国之贤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