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教堂还没有修建,他就己经琢磨着怎么偷工减料。在他最初的计划中,那座教堂能支撑十年不倒就够了。
在建造教堂的过程里,他和伊斯特两个人还费尽心思想出很多偷工减料的法门,在这方面他们俩己经算得上是大师级的人物。
刚才说到奢侈,梅特洛提不出什么建议,他家不宽裕,日子过得吃紧,根本不可能追求这些,此刻话题转到偷工减料上,他立刻变得活跃了起来。
“我知道有一种假黄金的配方,那些碰不到的地方比如天花板、墙面较高的位置,全都可以换成这种东西,只有在大家触摸得到的地方需要贴上真正的金箔,这样会省很多钱。”
他知道这种配方己经很久了,可惜以前一直没机会用上。
“壁画上也可以作假,我们手里不是有很多浸过海水的白纸吗直接在上面作画,画好之后,用清漆作为粘合剂把它们粘在天花板上,清漆还可以保证上面的画不会因为受潮而晕开。”
尼斯又抛出了一个想法。
在法兰克,一些有钱人会把印得五彩缤纷的纸贴在墙壁上,称之为“壁纸”他是从这上面受到启迪。
画壁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资格承接这种工程的至少要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这种人用钱也请不来,凭红衣主教的面子倒是有可能,不过称得上大师的人往往脾气古怪,一幅壁画修修改改弄上十几年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他们可等不了这么久。
而在拼起来的纸上作画就容易多了,只要先画好一幅画,然后分隔成许多格,让人将每一格里的图案按照比例放大,最后再拼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壁画了,顶多在事后修整一下。
最开始的那幅画可以让伊斯特来画,虽然离大师的水准还差得远,不过伊斯特的画功不俗,勉强算得上一流画师。
之后分格放大的工作可以找一批普通的画匠来,有伊斯特监督着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尼斯的这个想法完全就是抛砖引玉,效果不错,顿时让大家茅塞顿开,越来越多的想法冒了出来。
不过说着说着,五个人突然发现话题好像有点歪了。
一开始的话题是“奢侈”但是说着说着,变成了“偷工减料”和“艺术”但是此刻,尼斯已经不想再改变。因为“艺术”也可以算“奢侈”的一种,而且有着特殊的地位。
从一些典籍里,他知道古代曾经将艺术看得很重,几乎可以和宗教并列,那些画家、雕刻家、诗人、音乐家的地位非常高,经常出入王庭,成为君主们邀请的贵宾。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艺术家了,只有画匠、雕刻匠、演杂耍的小丑、演奏音乐的下人,他们虽然也被各个王庭所用,身份却很低下,远不能够和古代的前辈们相比。
或许,他可以借着引领奢侈的风潮,把“艺术”重新推起来。
当然,他必须非常小心。
教会对艺术非常敏感,因为艺术的地位曾经和宗教并列,而且像诗歌、喜剧之类的东西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力,往往超过神圣的教诲,这对于教会是一种很大的威胁。
“我们可以多弄一些壁画,黄金和大理石看上去倒是挺华贵,但是实在太俗气了,没什么内涵。还有,雕像也可以多弄一些,没什么比大量的雕像更能够显示奢华和气派了,还能够体现出我们的高雅,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