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2 / 3)

+A -A

        张巧丽指着桌子上几包用旧报纸包的草药,回答说:“喏,那不是。”

        “哎呀,这么多呀!”晓霞高兴地过去把其中一包药解开,见上面全是草根木片般的东西,和前几天覃叔叔拿来的不一样,感到奇怪,便问:

        “妈,怎么不是小粒白色的药呀?”

        “听人家说,阿爸患的是慢性哮喘支气管炎,服中草药比西药见效快,不仅中草药疗效好,相对来说,价钱也比西药便宜。”

        “妈,我去烧火给爸爸煎药。”晓霞抓起药要去厨房。

        张巧丽蹲下身子,用手梳理一下女儿那零乱的头发,轻轻地吩咐她:“你去帮阿妈烧火吧,别把药弄散下地了。”说完,她弯腰拣起掉在地上的一块药片。

        姑娘眨眨晶亮的大眼睛,又把药递给母亲。

        “好乖!”张巧丽在女儿那张不怎么红润的脸蛋上慈爱地亲了亲。

        聪明伶俐的晓霞从母亲怀中挣开身子,马上到厨房帮助架柴烧火。火苗,很快点着了,她欢快地叫道:

        “妈,快拿药来呀!”

        张巧丽从床底寻出一只沙煲,拿到厨房洗刷一遍,然后倒药进去,加入适量的水,盖起盖子,将药煲稳稳当当地放在灶头。

        一串串红黄相间的火苗悠悠地舔着沙煲。晓霞紧紧偎在母亲的怀里,定定地望着火苗,瞳孔内跳动着两点亮光,犹如两颗晶亮的星星。她笑了,面颊露出一对浅浅的笑窝。小姑娘笑得多么甜蜜啊!她仰起脸,看见妈妈也正在望着火苗出神,天真地问道:

        “妈,阿爸服完这几包药就能去上班了吧?”

        “嗯!”张巧丽轻轻地应一声。

        第12章私人诊所

        第12章私人诊所

        张巧丽是个聪颖能干的女人,虽然生活贫困,但是造物主仍然赐予她一副漂亮秀丽的身躯,脸色白里透红,五官玲珑秀巧,端端正正。秀丽的眼睛蕴藏着一泓澄净透澈的湖水,两道纤细的眉毛似两片柳叶飘落在湖边,把她烘托得愈发秀美,尽管她已经生育过两胎,年过三十,仍然丰韵犹存,丝毫不减当年新婚芳龄时代的美貌,相反显得更加丰满、成熟。她静静地坐在药煲前面,全神贯注地盯着那旺旺的火苗。“嗯”了许久没作声,仿佛一尊雕像似的,没动手,也没眨眼。女儿再问她什么也没吱声。原来,她的思绪回到方才买药时的情形——

        早晨,曙色刚刚映入窗户,张巧丽忙碌着给双胞婴孩喂饱奶后,从枕头底拿出丈夫的病历,跟外婆交待几句,就匆匆向私人诊所赶去,她要去给丈夫开几包中草药。

        昨天,她和路边遇到的熟人闲聊,听一位老者介绍说,患慢性哮喘病,最好是服中药。后来那位老者还借给她一只沙煲,说是沙煲煎中草药性能好。

        一阵阵和风,时而把街道旁的落叶卷扬起来,时而摔在地面。张巧丽分娩还未满月,为了防止风寒,紧紧地包扎着一条花头巾,她把露出耳边的鬓发全部掖进头巾里。为了赶路,她一步快过一步,早上赶去上班的,乘车外出的行人无不辍足观望这个行走匆匆的女人,不时听到有人议论她、评点她,她没时间理睬和搭讪那些人。

        那家私人诊所离家约两公里多远,她急赶慢赶,浑身热乎乎的,鼻尖、额门、脊背渗出一层细细的汗珠。赶到诊所那里,有好些人在排队挂号。张巧丽不声不响地排在人群后面,她数了数,她前头约莫十来个人,不到一刻钟,她后面又站了好几个患者。虽然说看一次病要花许多钱,但是为了治病谁也得逼着上一趟医院。

        这家诊所和同仁医院相隔三公里多,两家医院一东一西。张巧丽在同仁医院干活,从未到过这家诊所。因此,对里面的医生护士很陌生。她到挂号处窗口,缴费领取一本新的病历。

        走过一条狭长的走廊,从前面不远的病房内传出一声长一声短的病人痛苦的呻吟,不时夹带几句愤怒的喊叫声、谩骂声。走廊外面的水葡萄树绿荫下,有几个病号围坐在一块闲聊,有的病人在草坪旁边散步……

        在一间洁白宽敞的诊室里,许多病人把病历放在大夫桌子旁排队,然后到诊室门口外长椅子坐下等候叫号。张巧丽心神不安地坐在那里,从她那张愁眉不展的脸上就使人看得出她心事重重,忧虑忡忡。病人之间默默无语,有的患者气色十分难看,根本没心思开谈,有的虽然是来陪人看病的家属,但是他们的脸上无不聚满憔悴、悒郁的神情,也没神气聊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女儿血 第5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