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2 / 4)

+A -A

        朱长平短短的一段话让郭涛犹如当头棒喝,他想起了绿水江的事,正是因为他没有把握好全局,没有考虑到下面执政者的态度与能力,才差点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

        “徐川县不仅是河阳市的贫困县也是整个河东省的贫困县之一,前任县委书记周永贵倒了,县长也倒了。你可知道为什么省委要将胡兵任命为县委书记吗?他没有不良记录又是常务副县长是一个方面,但最主要的是胡兵是除了周永贵之外徐川县最大的本地势力。目前来说也只有他才能够操控得了徐川县的一切政务,换了其它人来徐川县只怕就会政令不通,执行不力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不是省委省政府原意见到的。而你的执意已见却并没有给徐川县带来最直接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团结,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白做。”朱长平正言执词地说道。

        朱长平的一语中折让郭涛有些无地自容,原来自己以为做得最好的,做得无悔的事情,却不是那么完美。对于胡兵过于强硬,将他这一把手没有去重视,至少表面上没有重视,这是官场中的一大禁忌。对于徐川县的本地势力也没有去归纳与分析,导致了自己在徐川县的政令重重受阻。若不是有一定的人际基础,自己恐怕早就被排挤出了徐川县,想到这里郭涛冷汗都流了出来。

        “朱书记,谢谢您!”郭涛站起来深鞠一恭诚恳地说道。

        “郭涛,你既然踏上了官场,就不能在家族势力以及朋友的封荫下成长,郭老年岁已高就别让他还来为你操心了。”朱长平感叹地说道。

        “朱书记,我记住了。”面对朱长平这翻语重心长郭涛是真感动了,虽然跟他爷爷与朱玲玲有莫大的关系,但人生中除了家人又有多少能向这样推心置腹呢?

        “你记住了就好,在官场中玩阴谋耍手段是最常见的,确并不是最有效最高明的。”朱长平说道。

        朱长平的话引起了郭涛的兴趣,于是问道:“那最高明的是什么?”

        “是阳谋!”朱长平说道。

        “什么是阳谋?”郭涛问道。

        “你可知道推恩令?”朱长平问道。

        “您是说汉武帝时期实施的一项政策?”郭涛还算对历史比较的了解。

        “不错,汉武帝时期由于诸侯封地甚大,直接影响着汉朝的统治。要汉武帝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他听着谋士的建议下令诸侯的其它子嗣也可继承原来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的爵位。这样一点一点地将诸候的势力渐渐消弱,诸候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封地以及权势被削弱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诸侯们反对汉武帝的政策那么第一个反诸侯的便是自己的子嗣,这样一来诸候们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这便就是阳谋,一种让人看出破绽却又丝毫无法破解与模仿的谋略,这才是最高明的手段。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计谋过人,但他的计谋却只能称为划分为阴谋,空城计一出,古今皆知,若是司马懿胆子稍为大点攻进城去,只怕历史就要改写了。所以阴谋在没看穿的时候为上上之策,一旦被敌人看穿那敌人将计就计那便是致命的。”朱长平说道。

        郭涛细细一想,果然如此,计谋最高的境界确是是明知是圈套却也不得不往里面钻,明知损已利人也不得不那样做,这就是阳谋。

        第六十一章小凤仙死了(1)

        第六十一章小凤仙死了

        朱长平见郭涛深思着便知道他一定能理解,对郭涛说道:“道理可以一点即通,经验却是要慢慢历练的,相信你经过此翻事情之后定会懂得审时度势,谋全局而动的。好了,菊妈与小玲也应该做好饭了,去看看吧。”

        “小玲也在家?”郭涛倒是有些惊奇,来了大半天了也没见朱玲玲的影子,还以为她出去了。

        “嗯,今天还亲自下厨呢,看来我这老头子是沾了你小子的光了。”朱长平感叹地说道。

        朱长平这么一说倒把郭涛给整尴尬了,不过对于朱玲玲似乎也有了那么一些感情,只是还没有确定成为爱情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官场太子爷 第39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