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b3,4……《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域并不宽,跨度不到三个八度,但是赵安已经发现四个明显音阶不准的琴音。
冯老师一遍遍地弹奏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一句一句地教唱,作为上的赵安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这种感受实在太难受了,就好像身上爬满蚂蚁而双手不能动弹。
在这种折磨之中,赵安根本没有心思跟着歌唱。冯老师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作为音乐老师的她,鲜少在课堂上批评人。她认为音乐是可以感染人的,一切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
赵安没有发现的是明明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不再碰钢琴了,但是当听到钢琴声的时候,身体还是会有下意识的反应。想要调音、想要弹奏……
放学的铃声响了起来,冯老师弹了一段和弦,说了一句:“下课。”然后四班的学生们就像鸟儿一样涌向教室之外。
赵安不想和他们挤热闹,而且昨天他已经和父亲说好今天不用来接他,他可以自己回家,现在也不着急出校门,所以就在教室的后排站着等。
而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名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大声朝着冯老师说道:“冯老师有你的电话,好像洋洋出事了。”
这名老师说话的语气很着急,显然有什么急事。听到“洋洋”两个字,冯老师也慌了,立刻朝着办公室小步跑去。
而冯老师走后,剩下几名学生也一一离去,整个教室里瞬间就只剩下赵安,以及那一架立式钢琴。
这一瞬间赵安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不想再弹钢琴了,但是又无法忍受钢琴没有办法演奏出它原本应有的声音。
我就看一眼,就看看哪些琴键的音准出了问题,以后找个机会告诉冯老师。潜意识立刻为赵安找到了借口,还没回过神来,赵安已经来到琴键盖都还没合上的钢琴面前。
赵安伸出自己右手食指,按下钢琴中央的第四十二个白键。
1,瑞。
此时教室里只有赵安一个人,钢琴的声音清晰了很多,赵安瞬间就大致确定了琴音的赫兹在300左右,已经接近#1的311.12z了,果然需要调音。
我再看看其他琴键的音准吧,刚才《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域比较窄,高音和低音区都没有涉及。
赵安的双手放在琴键的最左端,从左滑向右端,一连串琶音[2]就如同流水般弹奏而出,这是钢琴演奏者用来热手和测音最常用的练习方式。
已经有两天没有弹奏过钢琴了,这是赵安从十二岁开始弹奏钢琴后,没有触摸钢琴的最长真空期。
但是当完成最简单的琶音练习之后,后续的和弦练习也自然而然地弹奏出来。
那种已经刻进灵魂中的本能在此刻再次被唤醒,赵安的每一根手指都渴望着黑白键,哪怕他的双脚还无法触及钢琴下方的脚踏板,但是并不妨碍他通过按键的强弱来控制琴音的强弱。
不过赵安此时的身体毕竟还很年轻,无论是手掌大小还是手指力度都没有办法支撑他演奏高难度的钢琴曲目。同时赵安内心之中也拒绝演奏那些高雅的古典曲目,而是选择了昨天才听过钢琴曲——《秋日私语》。
作者有话要说:[1]微机课:微型计算机课程,2000年前后出现在国内。有的地方上微机课需要带鞋套,随着电脑的普及,这门课也越来越寻常。
[2]琶音: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通常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用于练习曲中,有时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声部中。
第6章嘉树
《秋日私语》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最为经典的曲目之一,虽然说它的难度系数一点都不高,但不能否认《秋日私语》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华夏知名度最高的曲目,并且将钢琴与优雅、温柔这些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赵安当初学习钢琴之后,第一首自己选择练习的钢琴曲就是《秋日私语》。那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在十四附小了,去了另外一所小学就读,因为会弹钢琴,而且还会《秋日私语》如此优美、知名的曲目,而备受同学的追捧。
此时赵安的双手还没有完全张开并且指力也不足,还不足以演奏那些高难度的曲目,但是旋律舒缓的《秋日私语》对于赵安而言依旧是手到擒来。
有人说:《秋日私语》的一个个音符如同在耳边的细语与呢喃,就像秋阳一样的温暖缱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