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之不以为意,故意熟稔地把身体往季时年身边倾一下,“季小姐什么都不用说,一字千金。”为了得到她的那同意二字,他父亲真是付出千金啊。
“裕之,你可以忙你的去了。”不待季时年说话,周闻生急喊一声,这死小子再说下去保不准会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
周裕之站起身行了标准的贵族退出礼仪然后转身向大堂走去。他就想挫挫这个季时年的傲气,看不惯周闻生一副粉丝见到偶像的痴迷态度,简直是盲目崇拜。
季时年看一眼周裕之的背影,抿一口矿泉水,“周先生的公子好像并不喜欢我的到来。”
“这个季小姐不用担心,裕之一直对我红酒特色经营持质疑态度,他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酒店管理理论,常年在国外,倒是对风华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难免这样。作为当父亲的,我倒是希望他做出些变革,让风华永远年轻。”
“您不必担心,我对小周先生并没有什么想法,倒是您给我很多惊讶。我的确是被感动了,尤其是到过酒窖后,简直是个小型的红酒博物馆,我才了解到您为什么那么热爱红酒。我也热爱红酒,所以理解您的苦心和追求。跟一个志同道合的前辈一起工作,对我也是难得的。”
周闻生伸出手臂和季时年握手,这一招算是成交。
季时年握住签字笔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聘书很美,她注意到了。签好字端详了几秒递还给周闻生。
周闻生并没有再打开,而是拿出另一个夹子,里面是一张盖了政府公章的纸,然后将那张纸又给了季时年。
季时年很讶异还有一个要签,仔细看条款,才发现原来是政府同意将城中的某处宅子退还给原主人,若主人不在,则由其继承人或后代持相应证明取回,时间仅仅在前三天。
抬手拄着额头,季时年好半晌儿垂着眼。周闻生只能看到她的头顶,短短卷卷的头发绕着发心一圈圈打开,黑黑亮亮的。
“周先生,我父亲如果知道这件事情,病一定会好一半。以前是我的祖母念叨这事情,后来祖母去世,父亲又开始惦记,您真上帮了我们季家大忙了。一定费了不少事吧,我知道政府的效率,估计也不会是这几个月的事情,少说也半年了吧。您早说,我又怎么会拖这么久。”季时年眼圈淡淡地红,手指抓着那一纸证明微微发抖。
“季小姐不用多心,我也不过是仗着国内人头熟,想试一试。我早说了,一个不知道办成办不成,另一个我也不想拿这些来压季小姐。我知道季小姐是热爱红酒的人,我只是想多结交个朋友知己,而不是让人来感恩。”
季时年举起盛着矿泉水的杯子,“周先生,我还是要谢您的。本来今天是出去继续问这个事情的,谁料您已经处理好了。我想,既然没有其他事情要办,好像可以开始工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心思
周裕之的酒店管理经营理念并不排斥特色经营,世界上各家著名的老牌酒店本身都是有经营特色的,但究其本身都是针对服务而言,作为酒店,提供优质的服务当然是不可辩驳的天理。
他的新的酒店管理是在研究了诸多欧美百年老店考虑到国内文化,尤其是城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比如新近推出的“宾至如归”服务。
说起“宾至如归”,这是任何一个酒店能够想到的,但也是很多酒店嗤之以鼻的,做高档酒店这四个字恐怕涵盖太少,就连街头的小宾馆都会打出这样的条幅。但周裕之却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宾至如归。
举例来说,他把所有住过酒店的客人都进行档案管理,将会员服务推广到面向所有客人,客人的基本信息、喜好、职业、长相、住店次数、住店习惯,都整理成册。周裕之的要求很简单,就是酒店中凡有可能和客人接触的每个人员都要记住这些档案信息,要在第二次见面时就叫出客户的名字,能以“先生”、“女士”称呼,而不是笼统称之为“先生”、“女士”。至于前台和房间服务人员则要求更高,甚至客户喜欢左侧睡还是右侧睡,喜欢一个枕头还是两个枕头,酒要冰镇的还是常温的之类的细节,在客户入住开房间的同时前台人员将这些信息立即调阅出来给客房部。
总的说来,客人再到风华来,就如同回到自己的家,不用多想什么,肯定是最对自己口味的。
这样的管理自然是国内的异数,更别说城了,因此方案推出引起酒店上下一片反对。高层说风华已经做得很好,城是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就目前的管理服务水平也已经很不错了,何必多此一举,员工则抱怨本来手头工作就已经很多了,为什么还要背诵这些没用的东西,会员服务也罢,不是会员都要背,风华一年得来多少人,谁会有能力记住。
季时年再次遇到周裕之的时候正是他在酒店一隅训斥一个没有记住客户名字的服务人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