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 (1 / 4)

+A -A

        快捷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耍薄?br/

        福临指着南窗下的长几说:“那儿有数幅宋、元、明三朝字画,请诸位鉴别一下真伪。'说起书画,这些人都是内行,也都喜好,登时都走到长几边,翻册开卷,或凝神细看,或啧啧赞叹,各有一种情态。

        福临旁观,很觉有趣。他回头发现汤若望站在一边,便小声问:玛法怎么不过去看看”“皇上,你知道我对中国书画实在是不通的。〃福临灵机一动,象孩子那样对玛法挤挤眼,好象串通他跟自己一起恶作剧似的,退到书屋正中案边,拔出青玉九龙笔架上的紫毫,在满雕梅鹊闹春图案的端砚中舔足了墨,抚平案上的雪浪纸,小声说:“玛法,我画个人儿给你看!〃不多时,汤若望的大声赞叹把众人吸引过来:“皇上,这太妙了!无处相象又无处不象。这,大约是中国画的魅力吧

        诀窍是什么呢”

        福临笑而不答,把那张画出示众人。

        “哦!王学士!〃众人惊呼一声。画上果然是王熙:象所有的写意一样,笔墨淋漓,衣纹线条都很粗略,而姿态风度却维妙维肖,面部画得较为细致,须眉毕肖,呼之欲出。大家看看画像,再看看王熙,都忍俊不禁,也忍不住地赞美皇上的画工。

        王熙伏拜于地,乞皇上将此画赐予。福临笑道:“不行,不行,画人非朕所长,还是山水画更有意趣。〃他重又提笔,略一寻思,运腕急写。笔下林峦深密,水明石秀,神清意远,潇洒疏阔,寥寥数笔,一幅清淡爽朗的水墨山水便呈现在众人眼前了。众人纷纷赞叹:“皇上此画,真得宋元画之三昧!〃金之俊捋须而笑。

        “皇上以武功定天下,万机之余,游艺翰墨,真升平盛世之佳话!〃傅以渐也感慨不已。

        福临看定王崇简,说:“崇简精于字画,你看如何〃王崇简连忙躬身答道:“陛下胸中丘壑,有荆、关、倪、黄辈所不到者,自是得之天授,非凡人所及啊……“福临拿这张画递给王崇简,笑道:“那么,这一小幅就赐你留念吧!〃事出意外,王崇简愣了半天,才跪上去双手接过,连连叩谢。福临又掉头对王熙说:“你年轻,在朝中供职还长着呢,所以赐父不赐子。〃王熙红着脸含泪跪下谢恩,众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众卿所观书画确系真迹吗!”

        大臣们纷纷夸赞皇上的珍品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确系真迹。福临命内侍又拿出数幅书草,请众人观赏。金之俊看罢脸色忽变,汤若望仍是不懂行,其他人则盛赞笔力遒劲圆活,是难得的佳书。

        福临道:“正是呢,朕也以为此字之佳,十分难得……这是崇祯帝的手笔啊!……”一片寂静中,他拿过一幅,小心地亲手展开,凝神注目,好半天,才无限感慨地说:“如此明君,身婴巨祸,使人不觉酸楚耳!……”王崇简心头一热,顿觉鼻子发酸,眼角湿润。那边金之俊也低下了白发苍苍的头。

        傅以渐道:“所以本朝为故明报君父之仇,不愧仁义之师。〃伊桑阿道:“正是。大清抚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明之遗老至今不肯出仕,实在不智之至。〃福临笑道:“今日以诗酒相酬,那些旧话就不必提了。来,上灯!〃内侍们络绎不绝,点烛上灯,请他们到随安室用酒膳。福临领先,众人亦步亦趋,出了桐荫书屋。但见院中梅树老枝壮干上,都悬了彩灯,时近黄昏,花开更盛,梅花灯火相映照,愈显精神。阵阵梅香袭来,使众人都有些沉醉了。随安室门大开,数桌丰盛的酒膳已经摆齐。福临笑道:“今日灯下持酒赏梅,众卿必得佳句。无诗无词者罚三大杯!〃大臣们都笑了。汤若望躬身奏道:“请皇上宽恕,今日是教中斋戒日,实在不敢饮宴。”“哦,怪朕疏忽了。来,拿扇子。〃福临接过内侍呈上的一把他亲手绘画、并印有广运之御宝的折扇,递给汤若望说:“玛法,这扇赐给你,请你提前回去吧!〃大臣们看着这把扇子啧啧称羡,汤若望虽然谢了恩,对扇画毕竟说不出个名堂来,将它收在怀中,向皇上和众人告辞,随着护送他的侍卫出门去了。

        伊桑阿笑道:“汤玛法大约是怕做诗,借故逃席吧。〃李霨也笑道:“那把扇子出自皇上手笔,万金不换的奇宝,汤玛法怕是一点不懂哩。〃福临点头笑着叹息道:“汤玛法忠心耿耿,精于天文算学,笃于天主之教,品德高贵,有圣人之称,是我朝难得的客卿。可惜不生在东土,对中国实在所知太浅了!……”王崇简和王熙借此机会向皇上跪叩下去,说道:“臣父子早朝失仪,实在罪该万死,乞皇上饶耍〃福临看看王崇简父子,再看看众人,笑着缓缓说道:“何须如此。身为明臣而不思明者,必非忠臣!朕岂不明此理〃皇上的话,大出众人意外,不仅王崇简父子汪然出涕,其他大臣也都跪下了。

        “众卿这是怎么了〃福临连忙伸手阻拦。

        大臣们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最后金之俊颤巍巍地呜咽着说:“皇上以大义相激劝,之俊等没齿不忘……”“众卿快起,请入席吧!〃福临满面春风,愉快地邀请着,自己领头往随安室走去。但灯光映照着红梅,景色迷人,芳香醉人,使他忍不住在梅花灯火间流连低徊,竟信口吟出四句诗来:“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只疑梅枝燃,不觉灯花落。〃金之俊忘形地高声喝采:“好诗好诗!奇事奇句,古今未有也!〃随后,自觉失态,连忙躬身谢罪:“乞皇上恕臣失仪之罪。臣实在是文人固习,一时难改……”福临哈哈一笑:“正要众卿不拘礼仪,方有意趣。王熙,早就听说你颇有诗才,文思极快。即席赋诗填词,如何〃王熙略一沉思,便低声吟哦道:“黄昏小宴到君家,梅粉试春华,暗垂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斜。更烧红烛枝头挂,粉蜡斗香奢,元宵近也,小园先试,火树银花。〃福临连声赞道:“妙,妙极了!小园先试,火树银花……‘横枝疏影,月淡风斜,何其风流,何其妩媚!调寄《眼儿媚》,连词牌都选得好。来,来,进屋写下来!〃他兴致勃勃,甩开步子,轻松地迈进了随安室。

        大臣们随着进室,金之俊和傅以渐落在最后。金之俊的目光一直不曾离开过福临,这时悄悄地对傅以渐说:“皇上气宇轩朗,风流潇洒,不仅有君人之度,兼具士大夫之风,天下将忘其为夷狄之君矣!……”傅以渐起初瞪了他一眼,后来又不禁频频点头,感慨不已。

        ——三——

        一夜风雪,把熊赐履家的竹篱门都堵住了。

        清晨雪霁,熊赐履呵了呵手,抱着竹帚扫雪,从房门扫出小径,又推开栅门。清晨的阳光投在雪地上,映出淡淡的粉红色,而未照阳光的影处,又泛出浅浅的蓝色,互相映衬,使洁白的雪地显得既纯净又多姿多彩。熊赐履不禁抬头望了望东升的太阳,却见一个身着风衣风帽的人踏雪而来。他认出来了,那是他的朋友徐元文。

        两人相见,彼此拱手。徐元文洒脱地一挥袖,指着才扫出的小径说:“这可谓雪径不曾缘客扫了。〃熊赐履说:“我还是用老杜的原句吧:蓬门今始为君开!〃熊赐履和徐元文,是三年前在为陆健送行的酒宴上相识的。第一次见面,彼此并无好感。熊赐履看不上徐元文的才子腔调,徐元文也不喜欢熊赐履的道学面孔。这也难怪,两人的出身、境遇太不一样了。

        熊赠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书香门第。家中虽不贫寒,也非富族。当年张献忠打进湖广,熊赐履閤门数十口被杀,唯有熊赐履因随母亲躲回娘家而侥倖活命,从此母子相依,过着清贫的生活。母亲对儿子督课极严,熊赐履学问渊博精深,实在是亏了母亲的教导。三年前来京,也是母亲催促再三,要他游学四方、会见师友、增长见识的。他的学问品格,使不少人倾慕;但他的性情过于严毅,道学讲得过于认真,又使人们对他敬而远之。他对此也并不在意,就了三两处学馆,拿了丰厚的束修,大半送回湖广奉养老母,余下的在南城龙泉寺、太清观之间的桃花坑买了两间小屋,平日独来独往,课余或读书习字吟诗,或艺花莳菊弄草,怡然自得,一无所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少年天子 第 17 部分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