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你连看都没看过……这就是需要咱们共同努力大力改进的刊物,编得倒是很认真,就是没人订么!〃
冯彪坐在那里埋头翻着,心说:是该没人订!满篇都是研究所研究人员或大学中文系教师写的那种意在混职称用的〃学术八股〃论文,而且地方色彩还十分浓厚,评论对象基本限于本地那几个著名的〃乡土作家〃。不要说走向市场了,就是在纯学术的刊物中也顶多属于三流……目光扫过,还就是宋博士的两篇文章可以看下去。
他正读博士的文章时,博士已经走进屋来,身后跟着两个挺酷的时尚人儿。
6.开会
何以说那是〃时尚人儿〃呢?
走在前头个小年轻的一个,脑后扎一马尾辫……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本城,就算是引领时尚的先锋青年啦;走在后头个大老些的另一个,一脸浓密的大胡子……属于80年代的遗风,代表着上一个十年的老时尚。两人还有着颇为一致的行头:都穿了一身太过于新的牛仔装(让人怀疑头天才从哪个批发市场上一起买来的)。这一老一少的〃先锋青年〃不同凡响的亮相,让邋里邋遢的冯彪感到有点自惭形秽……但也就是一点点,因为对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烦恼其实不多的。
〃梁所长,这位是马小宝。〃宋博士介绍前者说,〃小宝是刚从美院毕业的,我请他来主要是担任咱们新杂志的美编。〃
〃这位是邢大伟。〃宋博士又介绍后者说,〃大伟是我读本科时候的同班同学,现在已是新疆很有成就很有影响的青年诗人,已有两本诗集出版。〃
〃这位是……小冯您已经认识了吧?〃宋博士指了一下坐着的冯彪说。
〃认识了,认识了,这下全都认识了。〃老梁头竟有些受惊似的从他的〃所长宝座〃上站了起来,欠了欠身,〃好好好,这下人都到齐了,请坐,请坐,咱们抓紧时间开个小会。〃
这时现场发生了个有趣的细节:首先是站在前头的那个叫〃马小宝〃的马尾辫入座时空出了与冯彪相邻的一把椅子,坐在最靠里边的那把椅子上;紧接着,站在后头的那个叫〃邢大伟〃的大胡子却并未领情地选择这把专门空出的椅子落座,而是上前走了两步,一屁股坐到了老梁头的对面……办公桌另一边的椅子上……那明摆着应该属于宋博士(宋主编)的位置上……而这时,宋主编刚要就位,却发觉位置被占,原本就有点阴沉的脸(估计是由于这二人的严重迟到所致)变得更加阴沉了,尴尬之中,只好在马尾辫和冯彪之间的空位上坐下了。
办公室里的会议开始,老梁头(梁社长)的演出既浮夸又实在,他先把《文学探索》杂志从创刊到现在的历史认真回顾了一番,把十多年来他带着几个人艰苦奋斗举步维艰的历程大大渲染了一番,明显表现出留恋之意,并且还带出几分伤感的情绪,上午的时间就这么着被耗去了大半……之后,才拿出两份上边关于将《文学探索》改刊为《年代》的文件来念,一字不落地念完。最后,他总结说:〃同志们,现在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再不改我们这些人就没饭吃了!〃
接着是宋主编讲话,他拿出自己竞聘主编用的述职报告,详细阐述了自己对新的《年代》杂志的构想……和他与欲聘三人见面时所谈差不多。只是到了后来,他忽然有点激动地演讲起来:〃我们要拿出陈独秀、李大钊他们当年创办《新青年》的精神与干劲出来,大干一场,争取在这个世纪末再发动起一场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来一场面对青年与民众的文化启蒙,将五四未竟的事业进行下去!〃
这时现场又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细节:老梁头讲话时,坐在其对面的大胡子邢大伟就从牛仔服的上装口袋里掏出一撮烟丝和一张裁好的小纸片在卷,宋主编讲话时他便将一支卷好的〃大炮筒〃点火抽上了,烟雾弥漫,烟味很冲,呛得正在大声演讲的宋主编一连咳嗽了好几声……
咳嗽也是能传染的,先是老梁头跟着咳了起来,接着冯彪和马小宝也开始咳……
宋主编终于憋不住了,在正式讲话结束之后,又说了几句〃题外话〃:〃今儿算是头天上班,只有小冯一人准时到,在这儿表扬一下……大家都是我找来的,我看上的人,业务上应该都没有什么大问题,都能胜任,可纪律也是需要强调的,想干成一件大事,没有纪律是绝对不行的。〃
屋内一片寂静,梁社长唱起了红脸,提议道:〃请新来的同志发表意见。〃
寂静延续着,还是在宋主编的示意下,冯彪先发言,他简单谈了刚才翻阅《文学探索》合订本的感受,说:〃只有彻底大改才有出路。〃
梁宋二位领导连连点头,表示赞许。
马小宝发言:〃我作为美编,在美术设计上还是有很多想法的,咱们等做起来再说,现在说什么都是空的。〃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沉默不语的邢大伟,他的〃大炮筒〃还未抽完,从被大胡子遮蔽的口中(像是一个看不见的洞)冒出一股浓烟,接着那悠悠的男中音缓缓传了出来……
〃有啥好说的,旺旺一声召唤,我就大老远地从新疆跑出来,就是一颗红心一种准备,党叫干啥就干啥……哦,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今儿中午管饭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