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2 / 3)

+A -A

        萧对这些根本不懂,只说一切听您大小姐的吩咐。

        最近的码头坐落在附近的古运河上,这条运河可算大大有名,就是隋唐时期开凿的京杭大运河,这个时代江浙地区能富甲天下,是要把一半的功劳归功于这条运河的。

        因为距离不远,几人没有乘坐马车,一路步行而去,沿途萧大开了眼界,上次他随善老从山上下到苏州城走的是陆地城门,沿途也都是旱街,这次因是去码头,所以穿过附近几条大街,便看到了苏州独特风格的河街。

        所谓河街就是两边是店铺房屋,街道中间却是一条小河蜿蜒而去,只见那清清小河上几乘过往小舟翩翩而行,划桨的船娘青衣玉颜,江南女子白皙的肌肤,勾魂的大眼睛轻轻飘向游人,便引得那怀春少年心房一阵蹦跳。

        几人走的是一条水陆并行的河街,只看两边粉墙绿瓦,小桥流水,早春的柔风扑面,有一点冰冷有一点温馨,周围风光之好,让萧心里陶醉一声:怎能不忆江南?

        第二十五章过年(2)

        几人走得不紧不快,只片刻就已经看到远方那熙熙攘攘的舟影船帆的码头。

        这个码头萧路上听嫣嫣讲却是最近几十年才修建起来的,这里地处京杭运河与长江,太湖汇合的中心,乃是很重要的一处货物中转站,这码头不过几年工夫已经繁华似锦,萧今天算是亲眼目睹了它的繁忙拥挤的盛大景象,几人还隔着码头很远,就看到运河中间那一排排的航船,小舟交融穿梭,岸边更已是停了几百艘船只,时不时有船出航,有船入港。

        绵延几达十多里的江岸竟全是船的海洋,当他们扬起乌帆就给人一阵铁索横江的气魄,那阵势丝毫不下于千军万马立于阵前给人带来的震撼。

        当几人来到码头的时候,萧就完全被那种浩大壮观的场面所震慑了。原来这码头离岸几十米处就是一条宽广的大街,回春堂所在的香北大街也算繁荣了,那里也有酒铺,客栈,商号,而码头大街的铺子之多简直只能以铺天盖地来形容了。

        那大街上的人也不可能只用一个“多”字来描述,走在这条街道上想不和人碰撞几乎是不可能,有挑货的,有抬箱的,有步行的,有抬轿的,马车?马车你根本别想进来。

        从站着的地方向前望去,光酒铺你就可以看到三四家,门口根本不像内城里的那些店面还需要小二出来招揽客人,这里的小酒保全在客满的铺子里,拥挤的桌子间穿梭。

        萧凝神听了听周围嘈杂的人声,不仅有来之江西,福建等一些周围省份的商人,竟还能听到山西四川河南等一些北方口音,更有一些偏僻的声音连他这个精修过语言学的人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哪儿的,这些身穿商贾衣袍的走南闯北的家伙们大声谈论,低声商议,买卖物品,好不热闹,真是一副奇观。

        萧感叹地再看了看码头岸边那堆放着的数也数不清的无数货物,那还在从密密麻麻的船上卸下的物品,还有许多的货物被搬运工们一箱一箱抬往等待着的大船上,更多的货物好像只是从一艘船上刚搬下来然后再搬到另一艘船上。

        这里商业之繁荣,运作效率之高速着实让萧吃了一惊,没想到在这个年代我中华儿女就创出这样繁华似锦的商业气势。

        在买了水鱼回来的路上,萧的心还久久处于那份深深的震撼无法自拔。

        又过两天,已将除夕,善药师终于扔开他那些古怪东西,在回春堂药铺露了面。

        因为大家都要快年,所以铺子将只留下几个小伙计,其他人全部放假数天,让他们回去和亲人好好过一个大年。而在这之前,当然是东家要给每个人都发一份丰厚的红包年礼,感谢大家这一年在回春堂的辛勤劳作。

        第二十五章过年(3)

        众医师、伙计笑呵呵地拿着那大大的红包一个劲对东家的大方说着谢谢,善老一一回礼,等打发了众人,善药师那张最近一直绷着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把几个更大的红包送给大掌柜善长隆,二掌柜王老,三掌柜萧瀚,及四掌柜李子玉,其他在场的三个分号的掌柜也都各自有个大红包,众人笑着答礼。

        萧本来因为已经亏欠善家很多,而且自己刚进铺子,所以不想要那红包,善老温和地制止他笑道:“这是礼数,每人都有的,而且你一个大男人身上没钱怎么行。”

        萧看善老今天难得高兴,也就没再多说什么。随后众人随便置办了几道菜肴,几个掌柜和东家一起谈心喝酒,算是提前吃了告别这一年的团聚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