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千黎是在三年前认识卓芷宣的。这位公主不同于其他的妃嫔公主,是个天真烂漫的性子。宫中寂寞,她们结识三年,早已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卓芷宣突然拉住她,神秘兮兮地说,“千黎,你知道刚刚家宴上发生了什么吗?”
“不消说,一定是我们的小公主技压群芳。”穆千黎对她这样的问题早已习以为常。
卓芷宣亮出一根簪子,是最新的花样,繁花簇着凤凰,十分精巧别致。取意繁荣昌盛,龙凤吉祥。“刚刚在九引台穿针乞巧时,我最先穿完了九根银针,父皇就赏了我这只簪子,还夸我手巧呢。”
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是七夕乞巧之所。每到七夕,宫中都以锦缎结成楼殿,高约百尺。妃嫔公主各以五彩丝线对月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
“果真是厉害呢。”穆千黎赞道。
卓芷宣跟她对坐着,有宫婢奉上香茗。卓芷宣说得口渴,便拿了杯子喝了一大口。刚沏的茶水有些烫,她“啊”了一声。
穆千黎忙让宫婢去端冷水。
卓芷宣连喝了两口凉水总算是缓了过来。她歪着头,“千黎,我最爱和你说话儿了。母妃她们整日都说什么妇德女则,什么三从四德的。这么多规矩,听得我头都大。凭什么女人就得守这些规矩,怎么就没见男人有这些规矩的?”
穆千黎看着说得激动的小丫头,仿若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千黎,父皇说待会未央宫会有烟花放,我们一起去看烟花。”
两个女孩拉着手站在未央宫的一个角落中。眼前的美酒佳肴,歌舞升平都与她们无关。
漫天的烟花绽放,绚烂无比。
有宫女在唱乞巧歌,“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卓芷宣拉着穆千黎的手,“千黎,我们会一直是好姐妹的吧。”
穆千黎重重点头。
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也照亮了她们无忧的笑脸。
正文04因为她是穆千黎
大周二十三年九月,邻国华国进犯。烧杀掠抢边疆一十二城,血流成河。
这几日,宫中的气氛分外压抑,宫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
奏折堆积如山,案上的香静静的烧着,烛火昏黄,仿佛与世隔离。卓霄端起手边的茶盏,茶很烫,几乎入不了口,只是微微抿了一口*便隐隐的发麻。
他放下茶盏,眉头深锁。
穆千黎站在他旁边,心中亦是惶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