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0 / 28)

+A -A

        “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如此多礼,真是可怜见的。不要担心,你们阿玛和额娘都是有福气的,定然会平平安安的。在宫里,要是有人欺负了你们,就跟朕说,朕可是你们的亲郭罗玛法呢,在朕面前,你们不必拘束。若是不方便,还可以找你们那几个那克出。他们和你们额娘感情很好,定不会看着你们受委屈的。”康熙摸了摸外孙子的头,心里觉得堵得慌。

        “奴才谢皇上关心。”

        没几天,康熙又宣召了几个孙子和恩养在身边的外孙时常进宫和他们两个说说话,宽解一下他们。比如说已故纯悫公主之子成衮札布,原本就和罗卜桑达尔加关系不错,没了母亲,父亲又常年在外打仗的成衮札布倒是很能宽慰他们。还有雍亲王的六阿哥弘煦、哲郡王的三格格葳蕤、十三阿哥的二格格宝云、十四贝勒的五格格和四阿哥弘暄、昭惠公主的两个儿子丰安和费扬阿、温宪公主之子额尔登额。他们年纪虽然都不大,但毕竟都是皇家的孩子,懂事是一定的,对于康熙交代下来的任务自然会好好完成。罗卜桑达尔加和宝音在一群兄弟姐妹的抚慰中,心情也开始慢慢平静下来,不再那样害怕无助了。

        为了让这兄妹两个在后宫不致被人小瞧,康熙又大笔一挥,赏了不少的东西下来。甚至,他还偷偷写了一份旨意,由罗卜桑达尔加袭丹忠之位,封宝音为固山格格。虽然希望自己女儿女婿能够平安,虽然每次想到此事都大为不忍,不过康熙还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毕竟派出那么多人去搜查,还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康熙心里尚存的那点儿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天天的减少着。

        然而德宛却不像康熙这样悲观,既然没有找到尸体,人就可能还活着。

        也许因为这样的信念,德宛的病并没有恶化,而是一天天的好转着。她常常对人说,“我梦见噶卢岱了,她要我别担心,她会好好的。她既这般说了,就一定会没事的,这孩子从来不曾食言过,这次自然也不会。”

        有些人听了她的话当面点头背后抹眼泪,比如晴雯和她的孩子们,有些人听了她的话当面安慰背后高兴,比如后宫嫔妃们,还有些人听了她的话就坚信不疑,比如探春、罗卜桑达尔加和宝音。

        太后

        也许母女之间是真的有感应的。没多久,就传来找到了丹忠夫妇的消息。两人都伤得不轻,但好在都保住了性命。

        听得女儿还活着,德宛身上的病一瞬间跑了个精光,精气神全都回来了。

        当德宛见到女儿的时候,险些都不敢认了。噶卢岱瘦得皮包骨头,脸色惨白,身上的伤口也还没有痊愈。

        罗卜桑达尔加和宝音见着了母亲立马扑了过去,然而一见母亲的模样,都不忍心了。德宛一边儿抹着眼泪一边儿问话。

        问了半天才搞明白,原来这乱子也算是祸起萧墙了。丹忠有一个堂兄,也是随着阿拉布珠尔一起的,原本还算是个本分的,不过可能是因为丹忠久在京城,近十年都再没有回过部落,那位堂兄就渐渐起了野心,想要取而代之。于是,阿拉布珠尔死后,他就勾结了策妄阿拉布坦,一起袭击返回部落的丹忠一行人。可惜,他没算准两点,一是丹忠虽回,可其子却仍在京师,即使他们杀了丹忠,可丹忠还有一个有皇帝当靠山的继承人呢;二是他们没算准一行人的实力,因为康熙还派了人一路护送,所以实力强于他们的预期,才让丹忠夫妇最终得以活命。

        虽然丹忠也是受害者,可毕竟是他们土尔扈特部的人先起了歹意的,所以尽管还不能起身,丹忠还是写了请罪折子。

        康熙自然不会怪罪于他,同时还答应了他内迁的请求。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属地已经受到了准噶尔的威胁,丹忠为了族人的安全,向康熙请求内迁,对这么女婿,康熙还是很照顾的,再加上其父阿拉布珠尔这些年也积极配合清军平息骚乱,建立了军功,就把额济纳绿洲做为牧地划给了他们,并建了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授予丹忠扎萨克印。也算是对这个女婿的特别照顾了。

        “郭罗妈妈,我听人说我们和旁的蒙古人、满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是大清的子民,是西边儿的国家的,早晚要滚回去的,这是真的吗”宝音不知道在哪儿听到了这样的话,居然跑来问德宛。

        德宛真是大吃了一惊,“这是哪个烂了舌头的说的,你就该当场骂回去才是。你祖父是皇上亲封的固山贝子,你父亲是现任的贝子,你母亲是大清的公主,你还有什么怀疑的”

        “这么说,我们不用被赶走了”宝音显然很是兴奋。

        “谁说要赶你们走的你是皇上的宝贝外孙女儿,谁敢赶你走”德宛抚摸着她的头发。

        “可是九安布说……”宝音还是觉得很委屈。

        “好了,你不必管她怎么说的,她的话说得再多也比不过你郭罗玛法的话顶用。”德宛真是觉得愤怒起来了。这个珠兰是怎么回事,就算她不满当初皇上偏心,但噶卢岱不是已经代她嫁去到了土尔扈特吗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个时候来挑个孩子不痛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