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0 / 28)

+A -A

        德宛觉得自己心跳快了起来。

        前面那些事情德宛其实是无法知道的。当她知道的时候,康熙已经病逝了,而四阿哥被指定为下一任的皇帝。

        德宛不知道四阿哥究竟是怎样稳定下局势的,那不是她能够关心的事情。她只知道,现在,她宫里的人一个个都陡然精神起来了。虽然面上带了悲伤,眼中落着泪水,可毕竟还是欣喜的。

        她明明知道的,在之前就预料到了,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她突然间茫然了。

        那个人,那个压得自己不敢动弹,那个让自己战战兢兢的人,已经不在了。从此以后,再也无人能够威胁到她的地位了,她要成为这个后宫的真正的主人了。

        她应该高兴的,应该轻松的,不是吗没错,她确实觉得高兴,觉得轻松,可仍然觉得茫然。

        那个人,真的走了吗就这样,走了呀。

        只是留下了一份遗诏,封德妃为皇后。

        剩下的事情就是大家一起哭灵罢了。一开始,德宛哭得倒是绝对的真心实意,毕竟一起四十多年了,虽然不但不爱他,还要防着他怕着他日日小心翼翼对他,可要说一点儿感情也没有倒是假的了,因此也是发自内心哭了好一会子。可惜眼泪虽多也有个尽头,第二天德宛就得带着特制的手帕来哭灵了。

        等到三天后,四阿哥灵前继位成了雍正皇帝的时候,德宛因为这几天的哭灵都头昏脑胀了。

        不过德宛还是心里不快的,倒不是因为老四的继位,而是因为宜妃。都这个时候了,宜妃还摆着康熙朝第一宠妃的谱,甚至还给了自己下不来台,德宛就不痛快。不说自己是嗣皇帝生母,就只看康熙临终封她做了皇后,宜妃这样也实在太过不敬。就是心里不满也该想想自己的儿子吧,她可还有三个儿子呢。

        做了太后了

        这一次,雍正的等级大典可以说相当顺利。一来他的母亲可没有煞他的风景,二来,康熙临终亲笔写下遗诏封德妃为后,很明显的表明了态度,也给雍正的继位正了名,雍正占了个嫡子的名号,也没有什么人再说怪话了。

        不过德宛还是很不客气的提前就拒绝了仁寿皇太后的徽号,因为一听这两个字她就直接想到了譬如“人寿”或是“人兽”这样的词来。雍正没办法,又提议改成“慈寿”,德宛一听,这算什么呀,自己好歹是个女人,还是个漂亮的女人,咋一转眼就变“雌兽”了

        雍正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母亲原来这么无理取闹。最后只得让礼部拟了一串儿徽号,让德宛自己去选,德宛看得花了眼,直接叫啥都不懂的小曾孙子替她选了一个“敬穆”,虽然也不怎么好听,但是想了想,似乎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同音词,也就不再挑挑拣拣了。

        宣读官读过了奏书之后,鼓乐齐奏,雍正恭恭敬敬对着德宛行了三跪九拜之礼。到了正式上徽号的日子,德宛再次在身上压了厚厚重重的一堆华而不实的身份象征,等着皇帝带着二品以上的大臣来献册献宝,然后接受了皇帝和臣子们的三跪九拜之礼。待他们退出去之后,皇后又领着一串儿妃嫔、公主、福晋之类的来恭贺。

        虽然这种事儿吧,挺荣耀的,尤其是看到平日里瞧着自己不大顺眼时常冷嘲热讽的人如宜妃之类现在都得乖乖给自己下跪行礼,心中也难免有了些小人得志之感。可是这样一身行头,自己又是六十来岁的人了,还真是觉得受罪,便没留她们多少时候就打发了出去。

        人一走,德宛马上软了下来,让宫女们把自己身上的累赘都卸下来,又端了水来擦了一把才总算清爽了许多。

        没多久,雍正就准了诚亲王请将诸皇子中胤字改为允字的上疏,同时又把十四阿哥名字改成了允禵,一偿多年夙愿。又于十二月封了允禩为廉亲王、允祥为怡亲王、允禵为恂亲王、允祹为履郡王、已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以隆科多为吏部尚书。

        十一阿哥还是赶了回来,对着康熙的梓宫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德宛在这时才第一次见识了十一阿哥对康熙居然还是有这么一点儿孝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