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4 / 5)

+A -A

        处张望的神色,才相信这张纸条的份量。

        他任我怎么问,也没说纸条是从哪儿来的。只跟我说,这些题他就告诉了我一个人,叫千万别要再泄露给别人。

        我就没再问了,心里尽管也有些忐忑,但仍然挺感动的,毕竟小许心里想着我,有我。

        后来艺术概论的考试卷果然与小许事先给我的那些题一模一样。

        还没来得及再去追问小许试题的事,队里的寒假动员就开始了。

        队长宣布了寒假时间以及布置发放前段时间订好的车船票的有关事项后,女更年照例又上去唠叨一些这是你们走进军校的第一个寒假,要过

        一个有计划有质量的假期之类的话。我估计没人能听得进去。

        当天晚上学员当中就陆陆续续有离校的了。

        我们班的几位大侠中,我的老家相对而言离得最近,汽车大概五六个小时的路程吧,所以我是我们班最后一个离校。

        那次寒假,我还专门去火车站送了小许。

        他用学校的寒假退伙补助给他妈妈买了很多补品,南京土特产什么的,大包小包,我就帮他拎着行李。

        他说,从他爸去世后,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好,他一定要好好孝顺妈妈,照顾妈妈。

        我说,等明天暑假一定和你一起去重庆,看望咱妈,看看咱妈是在什么地方样地方培养出这么懂事的帅小伙。

        小许好象心已经飞到了家似的,没再说什么,就上车了。

        在车窗边坐下来的时候,他微笑地看着我,在玻璃的那边给我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是让我到家后电话联系吧。

        我没等列车启动,就跟小许招了招手,转身离开了站台。

        列车徐徐离开,我还是站住了。回头看着载着小许的那辆火车慢慢远去,那空空的伸向视野尽头的铁轨,一种离别的伤感还是在顷刻之间侵

        入了我。

        以前在部队得知能回家过年的那种兴奋,因为思念而变得不再那么吸引我,甚至是寒假还没开始,我就在希望着它早点结束了。[39]

        我的老家在长江中游的一个小县城,而小许的家在重庆,长江上游。

        如果我比较怨妇一点的话,套用那首“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词,用以表述寒假中自己那种想见小许

        不得见的种种心情,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军校光阴 第12章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