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的是在解读潇洒哥这么做,有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比如说他创立了一个标杆,粉丝们以后再赠送贵重物品给某位明星,那这个明星是不是也会和唐潇洒一样拿钱出来当做自己买的,或者也是捐款这样。
而也有人是在解读,唐潇洒拿这么多钱出来,他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比如说,他这是在为了保护粉丝们,免得他们被社会舆论攻击;又比如说,他的唱片马上就要预售了,所以他就当拿出了一笔广告费来,既得了好名声,同时还会为唱片的热销打下深厚的基础。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媒体的地位和报道的方向不同,就造成了同样一个事实,但是报道出来的方向却截然不同。
就像《苹果曰报》一样,这家报纸一向是和八卦新闻、花边新闻扯上边的,所以他们的报道方向就是臆测和猜想,把潇洒哥的行为解读为他是在花钱做广告,以及‘迫使’媒体的报道方向发生改变。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报道的,反正有一点是无法更改的,那就是,唐潇洒这个名字彻底的红了,连带着他的专辑《潇洒行》也是红得一塌糊涂,全国和东南亚的人民不说尽人皆知,但是经过这么密集的报道,起码也有5、6亿人都知道了。
在这样盛大无比势头下,明天,他的专辑预售第一天,能不能有点不得了的反应呢?
第340章:派遣助理做唱片市场调查
电视首播前,每个主创人员都会紧张无比,因为大家都担心收视率不达标,从而背负骂名;
电影首映之前,所有的剧组成员都会在心中祈祷,因为他们生怕票房不理想,或者评价过低,影响到自己的星途。
而对于歌手来说,在唱片开售之前,他们还有一个大槛要过,那就是预售。
预售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目前还真说不清楚了,因为这玩意儿也是从欧美那边传播过来的。
那么,预售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目的——调查市场前景。
一个很有人气的明星出版了一张唱片,如果不管不顾的唰唰唰的直接刊印个50万张,那么,万一到时候卖不出去怎么办?这不但是浪费了成本,而且还同样是丢了脸面的啊!
而与之相反,一个一线明星,由于目前的唱片市场不太景气,他也不敢大肆刊印,就弄了个20万张,结果谁知道他的唱片大热?然后,当市场上急需正版的时候,唱片公司却需要花时间去紧急印制,但是这个时候,版和大把的网络免费音源已经到处都是了,你还能卖出去几张?
所以从此就能看出来,唱片的预售其实就是一个歌手人气和期待值的调查,它会相当准确的反映出,这位歌手的唱片有多大的市场值。
比如,一位天王级歌手的预售量是50万张,然后唱片公司对即将发行的也非常有信心,绝得会流行起来,那么,他们就可以第一次刊印100万张成品发送到全国各地去,这个数量有80%的几率可以一波售完。
至于第二批次要不要刊印,刊印多少,那就要看市场反馈了。
又比如,一位歌手的预售量是10万张,那么很明显,他(她)的唱片不可能一次姓就刊印出百万张来,最多也就30万张了不起了,再多就有滞销的风险,很可能砸在手里面。
终上所述,这个预售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你的预售成绩好,轻松冲破50万,乃至是100万张,那么,你的唱片销量最少也能有100多万了。
假如预售量上升缓慢,半个月的时间才预售出去几万张的话,得了,你的成绩多半也超不过50万张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