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辉将支票拿起来放到嘴边亲了一下,乐呵呵地说:“没问题,我办事你放心!”
等许世辉离开,余飞就把销售部经理胡非找来,问道:“成立销售公司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胡非立刻回道:“手续都办完了,就等证书发下来就可以营业了。”
余飞点点头,搭着胡非的后背,一起在沙发上坐下来。胡非给余飞点了支烟,恭敬地等他发话。
“证拿来后,就抓紧把这种些房子都挂出去,及早脱手才少麻烦。”余飞郑重地关照胡非,并吩咐道:“还有,让大家都把嘴封严了,不要到外面去乱说。”
胡非赶紧点头答应,问:“您还有什么吩咐的吗?”
“去吧。”余飞挥挥手。
余飞的计划是:先从许世辉的手里拿到按揭贷款,用于到市买地;期间通过销售公司,将名义上已经卖掉的房子,再卖到二级市场,还可以人为推高价格;从而,不但有了周转资金,也可赚到了升值价差。当然,二级市场转卖这一节,他是不会告诉许世辉的,否则也不会爽快地付给他三十万好处费了。因而,丽娜那里的员工们除了替公司按揭房子外,还接到一个任务,就是要把手里的房子转卖出去,才能拿到公司的奖励。
第172章价是讲出来的
余飞在市用尽手段筹集资金的时候,杨隐在市也没闲着。
在拿下汇金大厦的八十亩用地之前,杨隐就听说,与汇金大厦一路之隔有一块商业用地,三年前就被两个福建商人买了下来,却一直没有开发。土管部门已多次催他们开工,他们则一心想把地转出去,但始终没人肯接手,没人相信,在冷冷清清的高新技术园能做什么商业项目。
在拿下汇金大厦的用地,借到高利贷后,工程开工后,杨隐才请马建引荐,与两个福建商人有过初步接触,但他们将价格咬死在每亩四十五万,杨隐便不再与他们接触。私下却收集了该项目的所有资料,并让何厚土着人做好设计方案。
福建商人是俩兄弟,哥哥叫肖何林,弟弟肖叫何平。他们买下这块二百亩的商业用地时,整个高新技术园才入驻了一家企业,所到之处一片荒凉。因而地价也是相当便宜,才三十万一亩。他们凭着南方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坚持认为这块地的价值迟早会上去,盼着有人以每亩四十五万的价格买去。
当初杨隐以每亩四十万的底价买下汇金大厦的地后,肖家俩兄弟更是认定,自己手里的地值这个价。但随着土地开发期限的临近,一直没有买家肯接手,杨隐也在一次接触后再没有下文。土管局不停地催他们开发,俩人到底紧张起来,毕竟他们从未做过开发,一直做的是转手买卖的事,手里根本没有投资开发的资金实力。
肖家兄弟主动请马建帮他们介绍买家的时间,刚好是土管部门最后限期开发令下发的一周后,地点是在流年。
看到马建带来的人还是杨隐,肖家兄弟显得极为无奈,知道自己这次是卖不出好价钱了。
“二位,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杨隐进门就跟肖氏兄弟打招呼,并客气地帮马建拉开了椅子等他坐下,才在他身边落坐。
“哈哈,杨总,咱们又见面了!真是有缘得很呐!”肖何林打着哈哈,和杨隐寒暄,肖何平则忙着给马建和杨隐倒茶。
马建是个直脾气,对肖何林道:“你就别客套了。人,我给你找来了,真想卖,你们就好好谈。我先走了。”说完,拍拍杨隐的肩膀,起身就走。
肖何平马上站起来,跟过去送马建出门,一边点头哈腰地表示着感谢。
“肖老板还是想卖了那块地?”杨隐明知故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