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好不容易来看你一趟,早点回去,别忘了。”
“嗯。”欣用力点头,象个态度坚决的小学生。
这是个随时可以招来很多人的大都会,老百姓爱凑热闹是她的文化。书市里人山人海,想买书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就非得付出艰辛的劳动不可——
“挤,他妈的给我用力挤!”
这句书市里到处都能找到注脚的一句话,使华忆起当年在亚运村,那倒楣的门死活打不开,海花站在他身后手舞足蹈地为他鼓劲:“拉,往外拉,你倒是使劲地往外拉呀!”想着就好笑。
欣象只不安分的小兔子,在人群中拱来拱去。华跟在她身后,颇为那些挡道的绅士小姐担心。行进在别人脚背上成了这一天的默契,无论如何,总比被别人行进在脚背上要好,而且令人振奋。
华看见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挑着别人的脚走,而自己的旅游鞋一会儿就黑了。心里有几分愤恨,猛然在鞋影交错中看见一物横亘,窃喜,用力踩下,脚心巨痛,凝神细望时,竟不过是一段朽木——应该带眼镜出来的!
欣不理会华的古怪,一心挑书。左一本右一本的一路买将下去,负重全部交给身后,越买越轻快,华却越走越心惊(太沉,而且会越来越沉!),终于忍耐不住,央告着:
“姑奶奶,我们省点儿钱好吗?书包带都快断了。”
(bp;欣笑起采,拉着他的胳膊:
“对不起.好哥哥。”
可没过几步路,又看中一套林语堂全集(!),一共好几十卷(!!),满满的一纸箱一纸箱(!!!)地堆在道边。欣指天划地地发誓要买,接着又认真地打量华的背脊,看得华直发毛,四下张望退路。好在不过是虚惊一场…欣没带够钱,总算逃过一劫。
路口上有一个冷饮摊,俩人停下来喝水。欣不知从哪儿得来一张书市的宣传卡,蛋形的,黄底儿,有个大大的红色“福”字。欣将之别在华的腰上,华伸手去摘,她不许,按着华的手,咯咯地笑。
树荫遮住了阳光,欣的侧面因而显得更加柔和,她的脸略带红潮,微风拂过时,鬓旁几根散开的头发也跟着向前边飘动。华情不自禁去搂她,她微微挺了挺腰,却没有真正避闪,有些慵懒地倚在华的手臂。
当年的感觉恍若隔世,再没什么能够把握和拥有了。记得有人讲过:如果在这个世上我们己一无所有,就让我们保存回忆吧。可回忆也会随着岁月而淡失,这岂不是一神悲哀?
转过一家不大起眼的摊位,迎面是个礼品店。两人几乎同时把目光投向一枚小猪挂卡。不太精美,可画上的小猪倒也憨态可掬,依着欣的说法,是与属猪的华有些神似。
“只是它没有你那双一往情深的大眼睛!”欣戏谑着。这是她常同华开的几个玩笑之一。起因是华喜欢长久地凝视,据说眼神还蛮温柔的。欣一开始很不习惯,常要红着脸躲闪,可时间一长,才发现这个神态是华所贯有的。岂止对欣,就是对着路旁的一粒石子,他也常常这样温情而长久的凝望,不知心之所属。于是欣便把他的眼睛当成了取笑的对象,动不动就说:“你那一往情深的大眼睛!”每逢如此,华必定反口相讥:“你的眼睛风情万种!”接着,两人一起做呕吐状,又一起大笑不止。
那挂卡的正面,写着:天涯地角有穷处,相知相思无尽时。背面另有一行行小体的:情未了,情未了。。。。。。
这些用词浅白而简单的卡片,让人回想起各自傻乎乎的童年,不知何时起,那些单纯和直接都已泯去,成年的心境似乎总难用一两个词来进行完整的表述。
不过还是蛮贴切的:欣的将远行、华的独自愁,多少沾些边。
欣取过挂卡,反反复复地看,似乎在研究这些字迹。她买一张递给华,华一言不发地接过,心中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