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1 / 5)

+A -A

        长的呼吸。

        常常经过大北窑立交桥,是苍凉又美丽的一段。尤其过了国贸大厦,桥下只有建外大街这唯一一条灯火通明、直通天际的繁华大道,在夜幕中,与周围大片浓重的墨色形成强烈的反差,却又显得如此脆弱和孤独。

        稀稀落落地也有灯盏和个别工地远远的轰鸣,却总还少点什么——也许是立交桥太高,大片宽宽的厂房亮出了忧郁的背脊,并着窄窄的光明之路,一起通向天际;又也许是那条蜿蜒而去的无名小河,平静的水面里忽略了灿烂的灯火,只映照出一缕深邃的天空,婉如地表裂出了一条细细的藏蓝色绸带——路过的人,只会觉得满眼苍凉,甚至极远处,西向城市中心的霓虹大厦,放眼望去,也笼罩在一片烟尘之中,凭添无数落寞与无奈。

        这会儿,所有话题都是苍白的,华仿佛置身于一具伟大却已颓败的英雄遗骸面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道路不断地从夜色中涌来,又飞快地被身后的深渊所吞噬,流星般的生命,呼啸着奔过,早已迷失了归宿。

        该奔向哪里呢?还是就此撞毁,在天地间划一道,七彩的弧?

        (七)晚餐

        对于多数现代的年轻人来讲,做饭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记得当年欣刚来北京的时候,曾经因为终于会做“炒鸡蛋”而欢欣鼓舞,如今独自“持家”了,居然也开始喜欢在厨房里挥刀弄铲、显示她半生不熟的手艺。

        偶尔会有糊肉烂糜、生米焦菜的情况,不过总的来讲,趋势是一天比一天好。到后来,饭菜大体已能做到色香味堪佳的境界,虽比不上几位姨妈家传的川菜功夫,却也颇有小成,令华叫好不已。

        在做饭这件事情上,华向来是甘于给人打下手的,切葱剥蒜不辱大丈夫气概,“出能行天地、入能下厨房”好象也算一条古训呢。

        他在馨园下厨成了习惯,有一次和欣回到家,两人边聊天边收拾厨房,他想也没想,顺手就把洗干净的菜刀“唰’的一下,插进靠墙横向的金属水管与磁砖间指宽的缝隙里。他洗刀插刀都是一气呵成,动作又快又麻利,是一向做惯了的,一边的妈妈却看得眼花缭乱,半天才回过神来,喃喃地说:

        “我一直想不出该把刀子放在哪里,这个位置倒是不错。”

        欣在旁窃笑。

        经常喝一杯白开水,是欣的好习惯。欣对于饮食起居的讲究多半来自天性,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喜欢自由自在的华。华清楚这种改变,却不动声色地观察自己,忍不住自问:

        “所谓享受婚姻生活,是否就指这种状态?”

        安适、消闲、有规律,似乎平淡生活正该如此。华开始记不起最后一次熬夜痛饮、最后一次聚众狂欢是什么时候了,仿佛日子从来就是如此:平静、快乐,掺一些小小的纠纷与浪漫。

        他知道这样的生活终将结束,一切会回复旧时的状态,可是有关这些生活的记忆,会汇同有关欣的记忆一起,永远珍藏在内心深处,跳动着,再不褪色。

        (八)入睡

        欣在临睡前,常常央求华为她讲一则故事。

        每回都是这样:她心满意足地看着华帮自己把小被子掖好,等华停下来、在床边坐下,就央求着:

        “给我讲一个故事吧。”

        每回华都涨红了脸挠头:

        “我不会,要我讲故事还不如杀了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落叶的广场 第23章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