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内室的左上角有一道小门,随着那老者的一声传唤,两个青衣小婢手捧一方厚厚的布幔从那小门中走了出来,一左一右将那布幔轻轻的的展开,挂在了左右两边的墙上,如此一来,那道布幔之后的空间,叶风四人便再也看不到了。
借着室内的烛光,叶风见到一道曼妙的身影从那小门后走了出来,坐在了那两个丫鬟提前预备好的椅子上,虽隔着布幔,看不清那人的模样,但叶风可以肯定,这个人一定是个女人,说不定便是那老者口中的小姐。
难道是李采雪?叶风觉得奇怪,李采雪不是轻易不见外人么?她的母亲怎么可能会放她来主持这场复选。
叶风越发觉得,李家这次招募家丁,处处透着古怪。
正当叶风心思猜测的时候,那布幔后的一个丫鬟走了出来,递给那老者一个纸条。
老者看了一眼,眉头轻轻蹙了一下,回身道:“小姐,你果真要用这个论题么?”
布幔后的小姐轻轻的嗯了一声,道:“福伯,就用它吧,娘亲已经回去了,这最后一场,便只有我一人在这里评判,没关系的。”声音虽低,却异常清脆。
叶风听到那小姐的声音,发觉异常好听,他有发动神识去看看那想小姐的长相,不过之前观察到那位老者,也就是被布幔后的小姐称之为福伯的这个“考场”负责人,体内真元鼓荡,明显是一位修士,倘若发动真元,说不定会被他感应到,所以便忍下了这个念头。
李采雪家里有修真者,这个叶风其实早就想到过,萧天凤在他来之前也曾与她说过,中山王当年名满正唐,权倾朝野,手底下又岂能没有一些高手死忠,他死了,这些死忠手下一直守护王府,这些人也并非出自天玄宗,而是其他一些散修门派的人,实力与天玄宗的人相比或许还差的很远,但看家护院,守护中山王后人,对付一些普通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436章辩论
叶风正在寻思,那老者已经朗声念出了那小姐所出的论题。
“诸位听好,自古以来,我们正唐国人的婚嫁之事,便一向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结合也总需门当户对,身家般配,上至帝王之家,下至百姓之户,人人皆如此以为,倘若有这么一个女子,对既定下来的婚姻心有不甘,她所嫁之人并非她想嫁之人,那终身大事也非她心中所愿,在此种情景之下,她究竟该何去何从,是顺从,还是孤身……反……反抗?”
那老者在念到最后“反抗”两个字的时候,竟然有些打瞌,脸上的表情也尽露难色,似乎念出这反抗两个字,跟犯了什么大忌一样。
这个论题叶风倒是觉得没什么,可是其它人在听到这个论题之后的反应就不一样了,对面两个应选家丁的家伙在听完这个论题之后,脸上表情大异,看样子跟听到了一个极为荒诞的笑话似的,即便是那个跟叶风一组的颜如玉,此刻也是表情大变,有些发怔。
就连那些事不关己的丫鬟家丁,个个脸上也流露出一种别扭的神色。
叶风心中奇怪,这个问题怎么啦,怎麽这些人在听完之后,一个个都跟吃了鳖精似的,这论题很复杂吗?
那老者长叹了口气,沉吟道:“诸位现在可以开始作答了。”
叶风和颜如玉这组还没说话,对方先发言了,说话那人圆脸大耳,二十四五岁年纪,声音尖细,每说完一句话,身体便会抽动一下,跟得了抽风病似的。
“幕后之人应该便是李家小姐吧,小人姓贾名有才,对小姐仰慕已久,今曰虽未能得见真身,但幸闻小姐清音,也算不枉此行了,不论今曰是否能最终入府为丁,仅此一事,小人便不留遗憾了。”
这家伙正事儿没说,倒是先拍了一通马屁,而且名字取的也,贾有才,有才也是假的。
“小姐今曰所出的论题,其实答案早就已定,自古才子配佳人,高马配名鞍,举凡圣贤之士,皆忠君爱国、清孝廉明;遍观天下女子,皆三从四德、贤淑端庄;我们正唐国人所以与那些异族野蛮之人大大不同,便是因为我们文化兴盛,伦理鲜明,道德风尚之故。女子婚嫁,听父母之命,乃是天地正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命,又岂可违抗;而心从媒妁之言,乃是法理之事,我正唐泱泱大国,人情世俗皆需道理,天地之和成佳话,即便如此,也脱不过天地为媒,自古以来,婚姻大事便由媒妁牵合,官府正名,此乃情理中事啊。”
这贾有才肚子里看来的确是有点墨水,说的头头是道,总而言之,贾有才的观点很明确,对于女子婚嫁之事,他赞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叶风的观念来看,这场辩论赛中,贾有才一方就算是正方了。
正方已经挑明了观点,接下来自然轮到叶风这组发表观点了,众人的目光自然也随之落在了叶风和颜如玉两个人的身上。
叶风寻思:“按照心理学来分析,那幕后小姐给出的这个论题看似模棱两可,其实答案已经在她自己心里了,这就好像一个女人去买一件漂亮衣服一样,明知那衣服价格不菲,自己根本买不起,但心里对那衣服的喜好却是早已肯定的,只是力不能及罢了,又好像一个人想投资做一笔生意,之所以在投资之前问问旁人的意见,不过是因为自己对那笔生意信心不足、了解不多,对未知的风险心存顾虑罢了,即便最后可能会因为旁人的反对劝解而最终没能做成那笔生意,但对那笔生意的兴趣却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
更何况叶风本身就对这种三从四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持有反对意见,所以这个反方,他是做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