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县长请来的市里那个房地产商还没完呢,因为他吃了亏。山岭县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他便通过关系找这任领导班子讨账,可是他没想到,自己却是送上门来了。
搞土地开发,山岭县的人一点经验没有,所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便全全让牛小伟负责,可是牛小伟也没整过,于是当市里房地产商派人来算账时,牛小伟便让来人请这个房地产商来山岭县,说是共商大计。
市里的这个房地产商是真怕了山岭县的人了,他是真不敢来。可是他不来,牛小伟非跟大老板本人谈,别人一概不接待。啥叫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呵?这就是。没办法,市里的房地产商只能捏着鼻子来了。
市里的房地产商一来,牛小伟便先请他在县城里转了一圈,然后又去了维加斯和斯卡拉。全转过之后,牛小伟问这个房地产商,山岭县能不能搞房地产。
没想到不到半年的时间,山岭县县城能有这样大的变化,这个房地产商有点傻。牛小伟可不管他傻没,便又把山岭县的经济开发计划和盘托出。
咋说市里的房地产商也是比山岭县的人有见识,同时也懂行,于是他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当然,房地产商谈的想法自然是对自己开发房地产有利。房地产商谈的想法是,县城里住人,搞纯生活和纯商业,把所有工业全部建在城市周边。
市里房地产商的这个想法挺实际,因为山岭县的县城不大,如果像别的城市似的全混在一起,那就得把县城扩大,这一扩大一准就乱,到时候房子建起来,因为不知道边上会出现什么,房子的销售就会出现不确定性。市房地产商听说过这种事情,小区盖好了,小区边上却建了一个垃圾处理场。
牛小伟一听这样也不错,于是便和县委书记、县长商良,这俩人听着觉得也挺好,因为他们参观别的县时,觉得他们乱。
牛小伟他们不知道,别的县城这样建,是因为没有钱,弄点钱,办点事,结果县城就乱了。而他们这样建县城,却需要大投入。
其实,建设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就让人们看到希望,具体地说,现在是经济时代,就要让人们看到利润点,牛小伟他们无意间做到了,于是他们真的就省心了。
和县委书记、县长研究后,牛小伟告诉市里来的房地产商他们接受他的建议,问他还有什么想法。现在的房地产商,心都大得很,张口都想吃天,他们的意识真是像中国大跃进时代说的那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个房地产商竟然想把山岭县城的建设包下来。
牛小伟没想到这家伙有这么大的胃口,于是便让他拿出方案来。商人就是商人,商人的头脑可是快得很,于是他也立即提出了要求:县里出一百万,他把全县的规划都给做出来。
这是好事儿,牛小伟正愁这事儿呢,于是牛小伟还了一个八十万的价。市里的房地产商有想法,也就没争这二十万。
牛小伟真给拍了八十万,市里的房地产商一见山岭县真有钱了,于是也就放心了。一放心,他就真干了。
规划这事儿,在牛小伟他们是大事,可是在人家房地产商那儿却不算什么,因为他们和市里的设计院和规划所都有关系,只要出钱,这方面的人肯定给做,于是,钱一位就有人拿着工具到山岭县来丈量上了,两个月后,人家把规划就给做出来了。
规划一出,拿着效果图和图纸,不仅是牛小伟,就是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意识一下都提高了,特别是县委书记和县长,他们去参观过别的县,所以知道这份规划的分量,他们也能从这个规划中想象出山岭县的未来。
虽然规划很好,可是毕竟动作太大了,牛小伟也都虚得很,于是他们去找了郑国栋。
虽然郑国栋在市里发了彪,让人知道了他有脾气,可是他毕竟是外来户,是属于凭能力调上来的,在市里并没有根,所以市里的重新分配工作,他也捞不到什么,还是打杂,这让郑国栋很郁闷。就在这时,牛小伟送来了规划。郑国栋把这个规划看了三天,然后又把牛小伟叫到市里来给他讲了三天,然后郑国栋发了狠,让牛小伟他们向市里报上来。
报是好报,可是报上来如果没被批准,事情弄不成,山岭县里在市里还露了富,这可是麻烦。于是牛小伟犹豫了。
牛小伟犹豫,县委书记和县长却不犹豫,因为郑国栋同意了,他们便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另外,市里的房地产商也不犹豫,他一个劲地催牛小伟上报。
市里的房地产商为啥这样急呢?山岭县的规划搞出来,有人多了一句嘴,给了市里这个房地产商一句话:“你可是搞股份制,山岭县改造完成,得有三五年的时间,完成后,正好你可以这个改造当业绩,申报上市,有山岭县改造的成绩,上市应该不成问题。”
市房地产商的心本来就大,这句话一下就让市房地产找到了做事业的想法,于是他比谁都上心,看牛小伟一直犹豫,市房地产商找到牛小伟恳谈了一次,并且一起讨论了资金的问题。
山岭县改造,动用资金是很大,可是却不用山岭县出,因为有这分规划,只要是市里批准,那就意味着这是政府行为,于是贷款不成问题,另外,房地产商建房可以垫付建房资金。山岭县所要做的,只是协助完成县城中的拆迁工作,当然,这里边会用一些钱,这钱,得山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