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2 / 3)

+A -A

        城外的新工地不但施工快,还整得挺正规,不仅围起来不许人随便出入,还整了宣传展板。看了展板人们知道,这里是山岭县在建新农村。

        山岭县的领导真能出夭蛾子,又整这出要干啥?

        有展板真好,很快,人们不但知道这里在干啥,也知道这里将会变成啥,因为这里很快挂出了一张大大的效果图。效果图画的很详细,不但房子是啥样的,还配着着啥,比如城里才有的健身活动场,还有城里才有的超市,啥啥的,老让人看着眼馋了。

        现在的人呵,全是这样,见到好东西就想占有。城外这一折腾,人们立即就注意到了。城外搬迁一完成,一开始动工,城里的商品房也开始施工。原本等着商品开工的人,这回却不再对商品房上心了,转而关心城外的新农村了。

        城外的新农村,整的真严,工地大门口有保安把着,工地上还有保安不定时地巡逻,整的是像模像样的。还好,保安都是本地人,于是人们还是能打听出来一些情况。

        人们打听出来的情况就是,那张效果图是真的,里边真是按那样建的,那张图不是宣传画。打听到这个结果,人们便开始盯到新农村了。人们一盯新农村,就不再关心商品楼了。

        这样一闹,坏了,炒房子的主,急了。急了,真急了,有人发现不妙,就想退房。

        退房?上那退呵?售楼处还有,只不过,人家已经改成房产中介了。这样一来,退房不可能,转售,可以。

        炒房子的人,都是有钱的主儿,有钱人都是财大气粗,于是他们又开始闹。炒房的人闹可不像山岭县老百姓,只会骂,再就是找政府。炒房人也找政府,可是他们找政府就不是像老百姓那样,最多只能找到信访办什么的,炒房人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能找到市委书记、市长。

        找到市委书,市委书记还真听了听情况。听完,市委书记又让人把郑国栋找来,问他是怎么回事儿,全都闹到书记这来了。郑国栋笑着说:“书记,咱还是把牛小伟找来,咱又该听听他的汇报了,不然咱们对情况没办法全面了解,会被动的。”

        市委书记当即就同意思。

        这回是牛小伟自己来的,山岭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看出来市委书记看好牛小伟了,于是就不再跟着当灯泡了。

        见到市委书记,牛小伟如实地汇报,山岭县的工作。

        听完汇报,市委书记说出了自己的疑问:“牛小伟,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事先没走露一点风声?施工的那个村子,怎么就一下全搬走了?”

        书记这样问,绝不是书记成天在市里待着不知道下情,那啥,现在中国的事儿,就没能这样保住密的,别说一个小县城盖房,就是国家跟外国谈生意,都能让外国人摸了底去,还能有啥秘密?中国,就是军事上的事儿有可能还有点秘密,牛小伟却做到了。可是他是咋是的?市委书记不明白。

        “也没啥,就是做好保密工作。山岭县底子薄,没啥钱,要说现在搞新农村,那是不过能的,不是为旁的,就是没钱。可是不搞,山岭县总是落后,而且是意识落后,这是最可怕的。盖新楼,原本是想把山岭县的县城整出点样子,不曾想来了炒房客,有人投资,这是好事儿,咱们把人家留下。楼房要是得卖出去,就不能让他们知道新农村这块,于是我们县里的干部一是保密,二是只让相关人员知道这事儿。那啥,利用过年村民都回来,我们下去,新自和乡干部一起整拆迁的事儿。嘿嘿,这也是山岭县地偏,消息没走露。当然,我们又动用了小手段,比如告诉拆迁户,走露了消息,房子不值钱不说,整不好还弄不成了。

        “其实,也没啥,只要保密做的好,事情就神秘化,这样一来,老百姓就兴奋,就积极参与。真的让老百姓参与进来,把事情变成他们自己的事儿,事情一点都不难办。

        “当然,最大的功臣是咱市长和市政府的人,他们虽然同意我们的方案,但他们一定不看好,所以他们肯定没跟别人提,一定是我样的。所以政府这边也给我们保了密,所以才能让我们过了一个好年,并且做好了准备工作。”

        牛小伟一五一十地又细细地说了一些细节。

        市委书记听了,一下对牛小伟又高看了一层。

        “好,牛小伟同志,你做的很好,你是一个很称职的公务员,继续保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善始善终。”

        市委书记评价后,又要求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春媚芳乡 第125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