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太监群中,生得英俊可爱的也不少,派在深宫中服侍某一个贵妃,彼此相处甚久,未免有情。
贵妃独居深宫,久而生怨,而太监究竟是一个男性,就把面目俊秀的年轻太监拉上床去,即使拥抱而卧,也有相当情趣。而且太监都有一种玩弄三寸不烂之舌的技能,古称“舌耕”。这事我也有根据的。河间县人吕辅卿著《河间见闻录》中说:“太监在宫闱中,常与妃嫔相通,其阉割未净者,尤能欢娱,妃嫔争相罗致。”
又据查慎行《人海记》所记“周后田妃”一文,中有涉及“对儿”一词,今节录于下:
帝每日召贵妃(指田贵妃),妃例御凤舆,由小太监舁之而来,是日舁者却为宫婢。上问故。曰:“小太监多恣肆无状。”叩其实,曰:“坤宁宫(周皇后所居)小太监狎宫婢,故远之耳。”上色动而搜其处,获得狎具,盖宫婢各有太监为腻侣,所谓对儿也,一名对食。上骤怒,立谴诸小太监,中宫(指周皇后)因怼恨成疾,呕血。有老宫人曰:“田妃宫中,独无对儿乎,亦可搜之。”已而果然,上疑始释。
此系宫中阉人,因未尽去其根,略有余留,欲求宫婢之畅适,则只有凭借狎具,岂有阉人之娶妻,亦皆借狎具为之乎。
第三,我有一部马培之所著的《纪恩录》,是专记为慈禧诊病的经过,其中所记的都是冠冕堂皇的文字,述及隐秘者,都避而不敢透露,因为一谈就会有杀身之祸。由此一来,马培之回到苏州开业,成为御医,声名更著,而且还有许多人拜他为师。在上海的名医有两位是马氏的门人,一位是丁公甘仁,一位是谢公利恒。二公都是我的老师,谢公利恒我从他开方,丁公甘仁我还为他装鸦片。丁公对马培之治病的事从不谈及;但是谢公利恒最喜欢我们一班门生和他作文酒之会,而且我与秦伯未两人,最为谢师所喜,时常同到“高长兴”饮酒,在酒酣耳热之际,他常谈些男女间的事。有一次,他说:“存仁弟藏书虽多,可是我有一部书你是没有的。”他就把其中一本《纪恩录》送给我,谈起马培之为慈禧治病以外的秘事。他说:
玉茎重生借重药力(2)
马培之是刘坤一等所保举,进京治病首先要向各有关的公卿叩头请安,而且还要有所馈赠,进入紫禁城中,一关一关的太监都要贿赂,否则,他们说一句坏话又会惹出事来。当时太监们对慈禧的病况传说纷纭,莫衷一是。马公为了要买通一些“关节”,不得不贿赂太后近身的太监们,把实在的情况说出来,说慈禧之病是小产之后的后遗症,身体虚弱得很。马公培之认为这是怪事,慈禧太后早已寡居,如何可能小产?可是太监们言之凿凿,谓经手的人少年时是荣禄,近年则是李莲英(入宫后赐名为李连英,后被误写为莲英——编注)。李莲英本是太监总管,应该是不能人道的,而他竟然还能做此淫行,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阉割未净之身。李莲英权倾中外,信奉道教,尚有进海狗肾等药物向之献媚者,所以他在宫外还有妻妾,且有子女,不过他的子女表面上都说是领养来的。
这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这可以说是第一手的资料。这三段资料,足以说明玉茎是有重生可能的。
华人小说吧电子站
重生之说有书为证
“玉茎重生”,当然许多人是不敢深信的,但是有少数人在进宫阉割之后,真的会达到重生的目的。明代魏忠贤就是玉茎重生的一个,而且与当时熹宗皇帝的奶妈客氏私通,享受颠鸾倒凤之乐,也有书为证。
明代谈孺木《枣林杂俎》云:
魏忠贤少饮博无赖,触忿自阉,犹为人行汲。客某奇其貌,资直东宫,后柄国,客避去,其姓名无传焉。万历时,官禄不恒给,皇孙苦之,诸阉戏曰:“陛下万岁,殿下亦万岁,吾辈待小官家登极,鸿恩有河清耳。”而忠贤独恭敬,时进饮啖。及上即位,宠任倒柄,势焰熏灼,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概。传闽人某,善测字,忠贤召之,书“有”字。对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问其故,曰:“有字上半天也,下为日月,乃君臣之象,今月食日,幸肩半天,否则无天矣。”又书“囚”字。某知其谬,诡曰:“国内幸赖斯人,如无斯人,国将空矣。”忠贤色喜,某旋遁。
《栖霞阁野乘》亦载:
忠贤初名尽忠,河间肃宁人。少时善骑射,好博,尝与悍少年赌,输资无力偿还,为悍少年所迫,忿极自宫。后夤缘同宗宦官魏朝,得进宫为熹宗生母王选侍宫内典膳,以“尽”字不吉,改名进忠。及选侍去世,时熹宗尚在东宫,以进忠巧慧,召入宫中办膳。进忠善伺意旨,连日与熹宗乳母客氏,诱导熹宗嬉戏为乐,得熹宗欢,倚两人为心腹。迨熹宗继位,对两人益加宠任,恒嬉戏如故,为给事中杨涟参劾进忠导上为非。幸宫中阉人有李进忠者,与之同名,强辩恐有讹传,熹宗且虑廷臣再有谬误,赐改名为忠贤。相传忠贤乃自宫者,机能尚未根绝,进宫后秘密治疗,幸得回原阳,仍可人道。缘客氏乃定兴县侯某妻,十八岁进宫,越两年而侯死,本性淫妖,困居深宫,日夕与太监宫娥同处,暗自怀春,无从解闷,遂与魏朝结为“对食”,慰情聊胜于无。(按:阉人虽不通人道,第跛不忘履,仍喜近妇人,故宠阉每亦成家立室,虚鸾假凤,共作挂名夫妻,名曰“对食”,亦称“菜户”,此风由来已久矣。)迨遇忠贤,颠鸾倒凤,与虚鸾假凤,两字之差,固有云泥之判。后至两魏争风,熹宗犹以二魏同是废人,亦解拈酸,只谓可堪一笑而无所疑也,旋熹宗竟信之。客氏谗言,逐魏朝出宫。忠贤又矫命将魏朝远戍凤阳,到戍时,更主使当地有司置诸死地。忠贤与客氏由是横行宫禁,日益擅专。稗野所言,虽或有穿凿以彰其恶迹,然彼辈之妄悖,究实亦已罪不容诛也。
为了节省篇幅,而且好多秽乱的事迹还是文言文比较隐蔽,所以这段记载,我也不改写为白话文了。
太监娶妻古已有之
再追溯到唐代,《贵妃醉酒》一剧中以与杨玉环调情而闻名于世的太监高力士,不但确有其人,而且此人的权势相当显赫,唐玄宗时,官至骠骑大将军渤海郡公。唐室权臣如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虽有才宠,然皆厚结力士,故能位至将相。大臣称之为“翁”,皇帝亦呼之为“将军”而不名,可见他的气势,是如何的浩大!
河间有刀笔吏吕言晤,供职京师,有女国姝。力士见其美而慧,遂娶以为妻。后来力士利用权势,擢言晤官至少卿,子弟仕宦皆王传。言晤妻死,中外赙赠送葬,自第至墓,车骑不绝于途。这是太监娶妻的第一件著名的故事。
唐代宗时代的太监李辅国,当时也是炙手可热,权势熏人。皇帝因为宠幸他,便替他娶了一房夫人,这位夫人,是元擢的女儿,元擢因此得为梁州刺史。户部侍郎元载为元擢同宗,因与辅国有这么一段瓜葛之亲,两人便结为至交。元载遂因辅国的拔擢,扶摇直上,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直升至天下元帅行军司马。
五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