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现代才子
认识彭导演,是从《大丈夫》、《公主复仇记》、《破事儿》等,印象中的他,架黑眼镜,神情饱满,加上看完他的电影,更感他是位带点色情的艺术家,直至他找我倾谈《志明与春娇》的剧本,才发现对他确实主观了。
彭导演的真身是个大细路,充满幽默感,说话动听,从剧本对白当中,更发现他对于谈情说爱的独特见解,还有一个更大的发现,原来他不只是个编剧及导演,更是位爱情性爱顾问,读过这本《爱的地下教育》
才了解到,他并不色情,而是对于两性间相处,有一套摩登的程序。
阅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用字到肉之余,又不失修养,惟希望他会为自己过分的一针见血而偶尔斋戒,以作补偿其口德。
彭浩翔令我改观。现代才子,不再是左手摇红酒杯,右手拿雪茄,而是左手一瓶花旗参茶,右手一包么凤。
杨千嬅14
推荐序我的第一篇序
这是我第一次写序,也是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导演,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认识,但是没见过对方。
我从许多的电影慢慢认识他,他的每一部作品我几乎都看过,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买凶拍人》—当时的我年纪还比较小,看不懂影片叙述的故事。
真正喜欢上彭导是因为《出埃及记》和《破事儿》,接着找来《青春梦工厂》及《伊莎贝拉》。
其实回看过去,他的电影陪着我成长了一段时间。从《买凶拍人》、《大丈夫》到《公主复仇记》……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说来也巧,自从有了微博之后,人与人的沟通方便了许多,我们也就这样认识了。虽然有几次错过的见面机会,但还有很多时间,我相信我们很快会见面的。是吧彭导?哈哈。
很荣幸彭导邀我为《爱的地下教育》写序。希望大家能从这本书里受到一些教育。
周笔畅
自序隔墙酬和都胡侃你来寂寞我回嫖1。(1)
要不是美丽的张优优小姐,我压根儿没想过出版这样的一本答信集。
2009年8月,我为首本于内地出版之短篇小说《破事儿》往上海做宣传。从浦东机场到威斯汀酒店的路上,编辑优优跟我聊起,说早前在博客看到我回复一位长沙b读者的电邮,这让她想起上月陪我于北京作采访,及听我在讲座上答读者提问时,都发觉我有张贱嘴毒舌。我一时间不确定,她这样说,对我是褒是贬,但她认为这种侃大山都很有趣,因此建议我开个答读者感情问题的专栏。对此,我一开始是抗拒啦,偶尔跟人耍嘴皮子扛下可以,但要认真去答信又是另一回事。不过她建议可先在博客试一下征信,看了来信反应后再说。于是在那程车上,这专栏就酝酿起来。着实要感谢她,因她发掘了连我自己也没留意到的天赋。
毒舌难得觅到知音,有人既能懂我的毒,亦欣赏我的毒,并努力将之推广出去,算个毒品拆家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