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船员很快跳到海水中,举着手中的国旗开始往勾鱼岛上游。至于田大壮年纪有点大,吴道直接拎着他,踏波而行的来到了勾鱼岛上。望着岛屿上,小鬼子修建的设施跟那个膏药旗标,吴道直接两剑把他们全部削飞。
清楚这帮船员当中,就田大壮手里的国旗最大,吴道想了想很快将他拎到了岛上最高的地方。从空间戒中拾取出几枝步枪,将其粗糙的炼制了一番之后。一个钢铁制作的二十米旗杆,就出现在田大壮面前。
让田大壮把这面对于他们而言,也有着护身符一般效果的国旗,穿到这个炼制的旗杆上。很快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终于在勾鱼岛最显眼的地方树了起来。而且为了防止将来有小鬼子过来破坏,吴道还很不客气的布置了几个阵法,护卫着这杆红旗。
随着还在滞空巡航的空军飞行员,打开通话器吼道:“国旗,吴顾问把国旗插到勾鱼岛上了,五星红旗在勾鱼岛上飘扬起来了。”
这话一出,坐镇后方的海空军指挥官,无疑也兴奋的握了一下拳头。要知道,这事他们早就想干了,却一直因为顾虑太多,没办法做到。现在五星红旗已经在勾鱼岛上空升起,看那帮小鬼子以后还有啥话说。
待在海巡船上的小鬼子,看到那面几里之外,都能看到的红色国旗。就知道,有这样的人插手岛争,他们又能怎么着呢?唯有充当监守的姚灭曰,看到红旗升起之后,举手已经有段时间没有举的军礼,开始一个人站在船头上唱起那首激昂的国歌。
相同于他的,还有一帮热泪盈眶的船员。当他们踏上勾鱼岛的时候,好多年纪大的船员,都忍不住亲吻了一下这块岛屿。
这种亲吻,如同看到了归家的孩子一般。在看到国旗在岛屿最高处升起时,在大副老牛激动的带领下。一帮普普通通的渔民们,开始用着并不标准却很激昂的吼声,开始唱起了那首每个华夏人,在看到红旗之后都会唱起的国歌!
或许人就是如此,只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做为华夏的黄金渔场,这些渔民的先辈,在这块海域捕渔多年,到了他们这一代人手里。却因为所谓的岛争,让他们失去了进入这块本属于他们作业的海域。现在终于有机会,重新上来感受一下这片如同失而复得的岛屿,他们怎么能不欢欣鼓舞喜极而泣呢?
就在渔民们为五星红旗升起而高兴时,几艘台海的渔船,也看到了这面很显眼的红点。当这些渔船的船长,看到那个红点是一面大陆的国旗。并且还能看到不少人在岛屿上活动时,那里还顾的上捕渔,纷纷收起渔网加速往岛屿上面前进。
做为距离他们最近的东海岛屿,如果说华夏的渔民渴望,他们就更加渴望。这两年随着岛争的开始,他们做过无数次的尝试,想把国旗插到岛上去。却一直被小鬼子的海巡船给阻挡,现在看到大陆的渔民竟然登岛成功,不过去凑凑热闹怎么甘心呢!
第三四二章保钓英雄姚抗日
对于这些同样挂着华夏国旗的渔船过来,吴道自然也是看的非常清楚。既然今天来到这里,吴道不介意多让一些华夏人,到此感受一下啥叫收复国土的滋味。其实不管是华夏的渔民还是台海的渔民,只要出自炎黄子孙,吴道都会一视同仁。
等到这几艘挂着五星红旗的渔船抵达勾鱼岛海域,自然也看到了停靠在岛屿不远处的小鬼子海巡船。只是令这些船员惊讶的是,这些平曰牛轰轰阻挡他们的小鬼子。这会全部蹲在甲板上,让一个手提木棍的青年,正在不停的敲打训斥着。
感叹这青年好的时候,有些台海的渔民还没忘记,拿出照相机拍下这异常解气的一幕。当在船上看到这些渔船减速,对自己实行拍照时,姚灭曰这个傻大胆,还很搔包的拍了几个造型,让这些拿相机拍照的渔民拍。
直到渔船经过海巡船,开始往勾鱼岛进发时,这些拍摄到这一幕的台海船员。很快就把相片传到了自己的围脖上,连名字都取了叫‘棒打小鬼子的保勾勇士’。同时还附带上,一张在勾鱼岛上五星红旗飘扬的相片。
随着这些船员把相片发到自己的围脖上,顿时被无数的媒体给转发,刚刚消停不久的台海人。在看到这张有图有真相的围脖之后,自然很快转载。尤其是台海几大保勾的组织,更是喊出收复勾鱼岛,把红旗插到了岛上的口号。
一时间,本处于低调保密的华夏跟小鬼子政斧,随着这几张由台海渔民暴光的‘保勾’相片,顿时引来全世界的关注!如果不是看到,这是一帮手无寸铁的渔民时,各国都会误以为华夏是不是趁着演习的名义,将勾鱼岛给收复了。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有了互联网的存在,不管好事还是坏事,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都会把一则消息传扬到世界各国。而从台海那边转来的相片,顿时被华夏各大互联网站给转载,无数一直觉得岛争窝火的年青人,更是开始疯狂的转载这振奋民心的消息。
喊着‘华夏威武、渔民威武’的追贴,将这则消息在短短的几分钟,传遍任何一个待在电脑边的华夏人。而令姚灭曰不知道的,他这张由台海渔民拍摄的相片,很快被一帮喜欢人肉搜索的网民,把他的老底给刨了出来。
直到姚灭曰这个名字给暴光,其父亲还有一个更牛神的名字叫姚抗曰时,这住在闽南港口普通的三口之家。顿时引来了无数媒体记者的追踪,以至于正在家中休息看着新闻的姚灭曰父亲,看到老婆买菜回来,显得非常惊慌的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