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齐声唱道:“说打就打,说干就干,咱们比比看比比看”二排的四班长王辉也不甘示弱,扯着嘶哑的嗓子喊起来:“冬练三九不怕冷,预备唱!”于是二排全体战士齐声唱道:“冬练三九不怕冷,夏练三伏不怕热”歌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连长高兴地说:“同志们唱得很好,进步很快,希望继续努力,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战士们激情澎湃。
连长说:“好,下面开饭。”
今天的晚饭除了盐水煮土豆,多加了一个辣椒炒鸡蛋,干粮是玉米面窝头,汤是小米粥。战士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两天吃钢丝面和发糕都吃草鸡了,好多战士把胃吃坏了,很多人胃疼胃酸拉肚子。玉米窝头就辣椒炒鸡蛋,是张寅平时在老家最爱吃的饭了,喝小米粥更是他们石家庄农村的家常便饭,如果天天喝,都习以为常了不觉得特别好喝,但是让你半个月甚至半年不喝它,你就会想它了,再喝上它时,你会感觉到这在家里天天喝的小米粥竟是那样甘甜可口。
吃饭时,张寅发现曹小五没有戴棉帽子,就过去打问:
“这么冷的天,怎么不戴棉帽子呀?”
“我们原来那个班长非得和我换帽子,他的又破又旧太难看了,我不愿戴。”曹小五说。
“你干吗和他换呢?”张寅问。
“我不好意思,他是班长嘛。谁知道他今天一早就下连队了。也不知他是哪个连队的。”曹小五一脸无奈。
“不行就找找指导员换个新的。”张寅提议。
“星期天再说吧,今天晚上还学哥呢。”曹小五说。
“那你也得先戴着呀,管他好看难看,不戴帽子多冷呀!”张寅关切的说。
曹小五摸摸索索从怀里掏出一个军帽对张寅说:“你看,这能戴吗?”
张寅一看,这军帽破旧不说,主要是样子太难看了,好像刚从锅里捞出来的一只大烧鸡。在旁边的一位战友吴明亮说:“这是我们原来那个马班长的帽子,去井上打水时不小心掉进了井里,捞出来后不一会就冻成了冰块,班长拿到屋里放进脸盆用开水一浇,把毛毛全烫坏了,就像一只烧鸡。”“哈哈哈,烧鸡帽子。快看烧鸡帽子。”几名新兵在一旁哄笑起来,后来张寅才知道这几名起哄的新兵全是天津兵。
哄笑声惊动了指导员,指导员走过来一看,原来大家都在笑曹小五的帽子。指导员问明了情况后,对曹小五说:“一会到连部找我,我给你换一个帽子。”又对那几个天津兵说:“笑什么笑,有那么好笑吗?”张寅和曹小五都感激的看着指导员,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指导员用手捂了捂曹小五两只冰凉的耳朵,关心地说:“别冻坏了,这里现在零下二十三四度呢。”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第二十八章稍息立正齐步走热血青春斗三九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35、队列训练
第二天就开始了队列训练。练兵场按照三个排分成三个区域,各排每个班由班长带队单独训练。训练程序十分严格,全连新兵战士由各班班长带队按照排班次序在练兵场集合,各班班长下口令稍息、立正、向右看齐、报数,把新兵应到、实到数报告值班排长;连长、指导员站在队列的前方,值班排长出列向连长报告,连长发布训练科目,然后,各班班长带队跑步回到各自的训练地点。
训练先从立正、稍息、齐步走开始。这些在平时最被忽略的动作在部队却有着严格的规范,立正要求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齐步走要双臂自然摆动,手脚协调一致,这些听起来平常的动作做起来难度相当不容易,更别说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左转弯走、右转弯走、后转弯走了。刚开始新兵们嘻嘻哈哈没把这训练当回事,可是,一天下来错误百出,一个动作做错了反复重来,看到班长们认真严格的态度,新兵们才感到有些紧张。他们哪里知道,这才是紧张生活的开始呢!
两周后开始训练踢正步;队列训练中最苦最难的要算踢正步了,光是分解动作慢正步走就把人搞得胳膊酸腿痛,大部分新兵的大腿都肿了,晚上都爬不到炕上,第二天还要跑早操。不过坚持训练两周后,肿痛就会自然消退,过了这一关,就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部分新兵都能咬着牙坚持挺过来,也有少数的挺不下来,一般不是体质的原因而是精神作用和心理素质。
周素华现在就挺不过了,晚上用被窝蒙住脑袋偷偷地哭着。他在他们家是独生子,上面有四个姐姐,平时在家都娇惯他,他父亲是村支书想送他来部队锻炼锻炼,私下请那个带兵的指导员喝了几次酒就把事情搞定,别说这个指导员还真够意思对周素华特别关照,还专门到宿舍来看望他,并向班长作了特别交代,其实不用说大家看着他岁数小又单纯,再加上他的四个同乡也都护着他,他应该感觉很温暖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