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1 / 2)

+A -A

        了他们,他们才能进入正常生活的步伐。可那核战的阴影深深的烙在他们的心里。”

        尹媛看着这悲剧的影像,流下了眼泪:“我们地球是不是也会经历这样的事情?”

        女人并没有回答,只是接着说:“数世纪后,一切几乎都恢复到了核难前的状态。虽然在一些地方形成了永久性的沙漠,但在另一些受影响不太严重的地方,各种植物还是很好地生长了起来。”

        “十五万年之后,又出现了高度文明。但这一次就不仅仅是物质技术方面的文明了。人们心甘情愿地、诚心地吸取了教训。这两个种族在精神心灵修养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他们之间也出现了高度的友谊。”

        “这样,和平再次来到了他们中间。传说很清楚,并且这些情景的许多过程也都被记录了下来,后来的人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核灾难的原因和后果。”

        “就像我最初谈到的,人们知道再过五百年他们的星球就不适宜居住了。知道在宇宙中有着可居住的和不可居住的其它星球后,他们开始了最严肃、认真的探险。”

        “他们的飞船以超光速的速度在大约50年内运送了360万黑人和同样多的黄种人来到了地球上。这证明了这两个要在新的星球上定居和相处的种族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互理解和最佳的合作精神。他们一致同意,老人和虚弱的人仍然待在巴卡拉梯尼上。”

        “他们在建立定居点之前就已经探索了整个地球,完全相信地球上没有其它人类居住。他们常常以为发现了人,但仔细一观察,那些人一样的生灵原来是些猿。”

        “地球的地心引力比巴卡拉梯尼上的大,两个种族最初都不习惯,后来才慢慢适应了。在建立基地和工厂的过程中,从巴卡拉梯尼上运来的物质帮了大忙,那些物质又轻、又结实。但由于地球上的物种和巴卡拉梯尼上的不一样,他们运送过来的动物和植物都花了很大的功夫和很长时间的种植改造才得以有成效。”

        尹媛点点头,吸纳了书中女人所讲的这一切,深深的叹了口气。而那书中的女人在讲完这些后,对尹媛说:“等你平静了,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故事。”于是眼前的影像和那女人消失在空气中,阁楼又变的平静,依旧如初那般。

        第八十二章阁楼里的书2'本章字数:2348最新更新时间:2011112012:21:51。0'

        尹媛自从在阁楼里发现了那本书后就再也没办法淡定了,一大早起床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冲上阁楼打开那本书,那书镭射出女人的影像,“见到你很高兴,那我们开始第二个故事吧!”

        尹媛点点头,看着女人带她进入奇妙的阁楼空间,那是一片浩瀚的宇宙,又是上次那颗星球,影像变成了快进模式,不知过了多少个白天黑夜,那星球看上去跟火星一样,不再蓝不再绿也没有白色的云彩。

        尹媛问:“他们再没有回到巴卡拉梯尼吗?”

        “没有,一旦在地球上定居后,他们就订了一个严格的法律??任何人不得再返回。”女人柔声回答着。“正如预料的那样,巴卡拉梯尼变冷了,变成了沙漠,很像火星。”

        尹媛又好奇的问,“他们的政治体制是什么样的?”

        “很简单,就是选举。先选出村庄的管理人,进而再选出城镇的官员及另外八个人。而后者要从最值得尊敬、聪明、诚实、正直、年龄在45到65岁之间的人中选出。选举从来不看家庭财产。”

        “城镇和区域(一个区域中有八个村庄)的管理人,才有资格和这八个年长者商讨事务。一个八人委员会,经秘密投票,在至少在有六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再选出一个代表,参加国务会议。”

        “举例来说,在澳大利亚有六个洲,每个洲都有八个城镇/地区,在洲会议

        上就会有八个代表,每人代表一个城镇/区域。”

        “洲会议由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主持,讨论所有政府遇到的各种日常事务,如供水、医疗、道路等。关于路,黑人和黄种人都用一种很轻便的,配有燃氢引擎的车辆。由于有抗磁和抗重力装置,车辆可以离开地面行驶。”

        “但是,再说回到他们的政治体系,他们可没有什么‘政党’,一切都仅仅取决于公正和智慧。长期的管理经验使他们明白,建立持久的社会秩序,需要两个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条件??公正和严明。”

        “现在,先给你提一下他们的法律系统。比如有一个小偷,被认为有罪,就会在他常用那只手的手背上烙一个印。也就是说,右手优势的小偷会在他的右手背上留下烙印。如若重犯,他的左手就会被砍掉。这种方式,就是在今天的阿拉伯(rb)社会中仍实行着。如果他还偷,右手也会被砍掉,前额上也会被烙上永远去不掉的记号。没有了手,小偷就只能可怜兮兮地乞求家人、路人给予食物和其它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多余的存在 第33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