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 / 4)

+A -A

        “算了,我也不吃了,上去睡觉吧。累。”他又说一遍。

        看他眉心微蜷也真似疲惫,狄双羽也不忍吵他,沉默地跟着上了楼。

        关允冲完澡出来,她正将他的球鞋拿去阳台晒,蹲在地上,把一根鞋带系来解去。听见浴室门响,回头看他一眼,“洗完啦?”起身去洗了洗手,走回来坐进沙发里,偶尔抬头看他一眼,欲言又止得非常明显。

        他擦着头发狐疑地盯着异常安静的人,“你偷吃什么了吗?”

        狄双羽没好气道:“把你鞋垫吃了!”

        关允噗哧一乐,“口味真重。”

        见他尚有心情逗笑,她才拿疑虑问他,“发生什么事了?你是不是没去踢球?”

        “去了啊。”他弓起手臂给她看肘上的擦伤,“进球时候摔的。”

        狄双羽挑眉,“就因为跑几下累了,你就不去看宝宝?”他差不多每周都会去踢球顺便陪孩子,这次怎么就累到了?

        他先是怔住,随后叹了口气,“是真累,累心。”毛巾搭在脖子上,他点了根烟,缓缓吸一口,“晚上老容找我吃饭。”

        烟雾中看不清表情,烦躁和倦惫的心情,却真真切切地传递出来。

        “你和老容彻底僵了吗?”狄双羽问。

        “还没彻底。”关允并没为她一语中的感到诧异,毕竟自己和容昱的纷争,瑞驰很多老员工都看在眼里。“我在等机会,南京那边市场不算理想,我还在犹豫。没合适的机会我不会主动闹僵的。”

        “你意思是早晚的事?”

        “你说呢?他不容我,我也不服他。”

        他若不服,那个更容不得。死循环,狄双羽总结。

        虽然去的晚,但瑞驰的背景她还是有所了解的,很多是听旭华说起的。公司的启动资金为容昱所筹,关允是技术入股,两人从一个几十平的商住楼写字间,拓展到现在几十个城市的子公司,从一单项目签回来都要找外包公司消化,到接连吞并数十个产业链相关小企业,从第一笔营业额入账,到整体业务计划资本化运作,六年的时间。

        六年来,两个创始人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某种程度而言,关允不算是个优秀的领导者,他只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摸索,数学、金融、营销……逐步把专业变做事业。他虽有旺盛物欲,学院派作风可也难以一时抛弃。做事较遵守秩序,也没那么功利,所以不管是客户还是同事,普遍对他信服敬佩,大多都成了朋友。

        容昱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能用钱疏通的,不考虑第二种方法攻关,因此他的人际关系几乎都建立在利益基础上。这也符合他一贯的短平快作风,他这人目的性极强,所做每件事与最终目的之间仅画直线,对破坏这条直线的物体不择手段,完全摒弃了中国传统的迂回思想,自然不太受人待见。狄双羽曾过听很多人评价他:“人是真操蛋,但就能把烂尾给你盘活。”其实就房产营销这个行业来说,律师出身的容昱是半路出家,但他进入角色飞快,业务手段单一,却直接有效。

        常说性格决定一切,这二人性格既然不尽相同,事业理念也渐南辕北辙。起初是各尽所能,一致创业,有朝业务步入正轨,很多决策层面的问题便显露了分歧,相互不认可。在关允的角度来说,他更是觉得这些年的付出与所得,不尽如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第四者 第22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