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2 / 2)

+A -A

        “你忘了,就是那个有些神经兮兮,整天围着囡囡转的拉小提琴的。”

        哦……柳北桐想起来了,囡囡在上海上初一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给筱晴反映囡囡有早恋倾向,对方是一个比她高两届的一个上海男孩。他们每天吃饭都在一起,最近晚上还一起出去。老师还特意交代筱晴,那个男孩家就在上海市内,有两处房子,不要出什么问题。

        筱晴也是个老师,在学校也处理过类似的事情。初中的孩子最天真最朦胧也最危险。但这件事落到自己孩子身上,她有些手足无措。她立刻给柳北桐打了电话,柳北桐一刻没耽误就到了上海。他们一起和囡囡谈到半夜,可是她对父母的苦口婆心还是一脸的不理解。她说他们很正常,只是比较能谈得来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

        他们的观点就不同了,音乐学院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吗?都是尖子,这是一个培养音乐家的摇篮,如果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是很快就要被淘汰的。不行!绝对不能和他来往,筱晴脾气上来了。她给囡囡约法三章,并要强制执行。柳北桐回去以后,监视孩子的任务都落到她身上。她象间谍一样注意着女儿的一举一动。饭厅的窗户、学校大门外的电线杆子都成为她的隐身之处。

        这些行动很快就被囡囡发现了,她马上提出强烈抗议,认为妈妈不像个老师,不尊重她的人权。特别是筱晴背着她找韩东谈了一次以后,母女的关系一度空前紧张。好在一学期过来,囡囡的专业成绩仍然是年级第一名,夫妇俩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美国旧金山音乐学校来招生,囡囡考上了,而韩东的小提琴只考了第四,落选了。

        筱晴不光高兴,还有点幸灾乐祸,认为这一切都是天意。那小子就让他咎由自取吧。可囡囡心情不好,这一点柳北桐也看出来了,看着囡囡出国时那一脸的落寞,他真不知该说什么,但他想囡囡毕竟是个14岁的孩子,换个环境后一切都会改变的。

        “别担心了,囡囡也大了,她会处理好的。你总不能干涉人家韩东,不让人家出去吧?”

        “你知道啥?韩东不光到了旧金山,还和囡囡一个学校。”

        “没事,一个学校怎么啦?”

        “他们住在了一起!”

        “什么?”柳北桐感到这件事有点严重。囡囡在学校外面租一套房子,只有二室一厅,韩东怎么能和她一起住呢?

        “不行,我要去一趟!”筱晴很坚定。

        后边一段时间都是在紧张地办探亲护照、到上海签证、买机票中度过的,这一趟就要花好几千美元,合成人民币就是几万呢。刚刚在经济上喘口气,又要紧张了。

        这几年柳北桐到底挣了多少钱,他可能永远都算不清楚。反正大部分钱都花到囡囡身上了。筱晴常说柳北桐在钱上是个糊涂虫,学生的学费、的制作费、稿费,只要到手了,他统统丢到他们家写字台中间的抽屉里,从来不点。都是筱晴点好往银行送。那时单位还没有工资卡,发了工资,他进了家门就掏出来放在客厅门口那个单开门的冰箱上,包括几枚硬币他都用工资带束好,供筱晴清点。朋友之间的红白喜事,都是筱晴陪他一起去,都是筱晴代他表示。上次筱晴出差了,赵见打电话来说刘易的丈母娘死了,喊他去烧纸,他二话没说,从学生刚刚交的学费里拿一摞就去了。到了灵棚旁的收账处问赵见烧多少钱的,赵见给他伸出两个手指,他到记账的桌前就掏了2000元。把赵见和那个操办事的的吓一跳……

        实际上不光筱晴持家很勤俭,柳北桐也不乱花钱,这几年花天酒地的喝,大部分都是别人请教授,他自己还真没结过几次账。

        不买房子不买车,一切为孩子,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要真有点空钱,他还真不知道怎么用。

        筱晴在美国一呆就是两个月,她本身就是学英语的,在那边很适应。她几乎每天都在上午9点左右都打电话给柳北桐,那时是旧金山的深夜,手机免费。她给柳北桐介绍了许多美国的情况:“美国地广人稀,环境优美。如果你也能来,我真的不想回去了,等咱囡囡再硬棒点,我们都移过来吧,到这里你就脱离了你的酒海了,离开你那些朋友,你自然就戒酒了。”

        筱晴对柳北桐的酒的确深恶痛绝,到了美国还念念不忘。

        “囡囡已经有些西化了,一口流利的英语。韩东什么都听她的,那小子是全自费,也挺可怜的。囡囡每月还收他200美元房租,这里把钱分得可清楚了。囡囡说和他一起住,房租就可以少一倍。何乐而不为呢?你们大人的思维总把我们往坏的方向想,这就是代沟。她处理问题很老练,我真放心了。囡囡上个月到波士顿演出一个星期,猜猜她挣了多少?2千多美金啊,换成人民币将近两万块呢。昨天她把这些钱都给了我,她说她已经可以自食其力了,不能再用老爸的血汗钱了。

        这边已经没有什么事了,我准备尽快回去,没人管你,你这个老东西是不是又把酒放开了?”

        那段时间,柳北桐还真的没喝多少酒。

        他参加了市里的庆七一大型晚会的编导组,负责6个重要节目的作曲。他带着几个年轻的小兄弟到铁路、煤矿去采风写作。他刻苦敬业,以身作则。合唱、独唱、器乐、舞蹈,他们几个绝对是高效率高质量,作品四面开花,负责晚会的领导笑得一脸褶子。那些天到处都有宴请,但他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醉爱 第9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