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您去过?”林如玉像遇到知音一样。
“美啊、太美了……”他开始发挥了。
“你真的去过啊?”
“是啊,去过好几次呢,只可惜是在梦中……”他望着一脸惊讶的林如玉又加了一句:“有机会我们一起去?”
“梦中啊……你真逗!好啊,我们一起去,让美梦成真。”她和他一起大笑起来,虽然只是玩笑,但他们都很愉快。
他把组委会托他转交的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了她,那是她这次演出的报酬,她客气了几句,也就收了起来。
火车进站了。
柳北桐帮她把拉杆箱提上车,又细心地把箱子放在她易拿易放的地方。还像照顾囡囡一样反复交代她一共几件行李,明早下车要数好别忘了。他下车时林如玉又把他送到车门口,小姑娘很有礼貌,一再说到了北京和她联系的客气话,还给他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他们又一次握了手。这么愉快的合作、这么难忘的配合,心情激动的柳北桐握手的时间就比平时就多了几秒,林如玉的脸上立刻就有些赧然,柳北桐马上就意识到了,也就立刻放开了。
市政府的招待宴会结束以后,他和老尹、刘易、赵见还有歌剧团的两个音响师去了夜市,用他们的话叫“赶二场”,那种室外的烧烤烟熏火燎、环境乱糟糟。但是这里可以无拘无束的大声开玩笑、划拳行令说粗话,甚至可以在地摊附近的旮旯随地小便……那天夜里几位哥们儿就用家乡的那种很便宜的、喝了容易拉肚的啤酒,好好为柳北桐的成功祝贺了一番。
“来!最后留下的都是自己哥们,我建议大家共同举杯,再次祝贺北桐兄演出成功!”
大家在老尹的号召下纷纷和柳北桐碰杯,然后七嘴八舌地议论晚上的演出。当然说的最多的是观众的反应,刘易那天说的最有意思。
“我坐在后排听身边有个人说,这个指挥很面熟啊,他是咱中州的吗?我说你认识他?那小子说,去年伏羊节我在东贺村吃伏羊的时候好像见过这个人,操!这个人光着膀子和一个女人喝了整整一瓶白干。我说你肯定认错人了,这可是个大艺术家,艺术家能光膀子吗?艺术家有可能在乡下的羊肉摊喝白干吗?那小子说也是、也是,可我怎么觉着那么像呢?”
大家都笑了,都骂刘易在瞎编。只有柳北桐不置可否,其实还真有这么回事,那次茉莉非要体会一下吃伏羊的感觉,怕碰到熟人,他们开车到几十里开外的东贺村去的,他妈的,中州就这么大,地邪啊!
老尹好像看出了什么,很快转移话题。
“刘易,林如玉的二胡声音怎么和你的琴声不太一样呢?”
“你说的真是大实话!那能比吗?她的琴可是国内最著名的制琴师为她专门制作的,一流的演员家里试用的琴都挂满了墙,哪个乐器厂家不想通过她做广告呢?”
“恐怕不光是琴的问题吧?”赵见又和他抬杠了。
“当然还有水平的原因……哦;你老哥又在琢磨什么心思;你不会看上她了吧?”
“她可是你的同行,要是我,肯定要给他套套近乎,讨个乐谱,留个电话号码什么的,你小子关键时当缩头乌龟了,这才叫错失良机呢。”
“我把机会让给桐哥了。你看她瞅桐哥那眼神,再看桐哥那表情——怜香惜玉啊!我还敢想她什么头绪吗?”刘易及时把目标转移到柳北桐那里。
大家大笑。
“小姑娘那双眼睛太不一般了,简直就是两汪秋水。北桐你这次是过足眼瘾了。”赵见说起林如玉;仍然余兴未已。
“那叫艺术交流,人家是神交。”老尹一本正经地出面干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