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拨通了那个电话号码,里面传出:“这里是录音电话,主人不在家,有事请留言……”
柳北桐怀着一线希望,对着电话说:“小林老师你好,我是中州的柳北桐,现在正在北京,三天以后《乡情》将参加选拔,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如果您在北京,请拨电话:9638881。
第一天过去了,那个手机没响一次。是不是手机漫游出现了什么问题?柳北桐跑到街上用公用电话打自己的机子,响了——机子没问题。
第二天又过去了,又是毫无音讯。
第三天柳北桐已经失去信心,他开始整理他从中州带来的录像资料,中山堂不是音乐厅,录出的声音嘈杂中还有一些电流的混响,效果显然不行,此次北京之行可能要失望而归了。
晚上11点,柳北桐刚洗完澡,他正躺在床上想着明天的事情,电话响了,不是床头的内部电话,而是他的手机在响。
他迅速地打开手机,里面传来的竟是林如玉纯正的普通话:“请问您是中州市的柳老师吗?我是林如玉。”
柳北桐很激动:“林老师您好,我是柳北桐,您在哪里?在北京吗?”
“刚刚到家,听到您的录音,就给您打过来了。”
“谢谢,谢谢,太好了!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也不知道时间还来不来及,明天下午作品试听就要开始了。”
“哦……伴奏怎么办?”
“看样只能用钢琴了?”
“谁来弹?”
“我自己来。”
“你自己……哦,好的,让我想一想;这样吧,现在太晚了,明天早上你在西郊宾馆北门等我,我去接你,学校太远,我们到我家里来吧。”
柳暗花明,柳北桐放下电话,心里别提多有底气了。
那天是林如玉自己开车来接的柳北桐,那是一辆白色的国产车。她家住在西直门附近的一栋高层公寓里,两室一厅的房子,里面有些凌乱,一看就能看出不太有人住,客厅的几只沙发上还盖着挡灰的被单。
时间紧迫,他们几乎没说什么话,就进入了紧张的排练。柳北桐没有写钢琴谱,也来不及写。但是这首乐曲是他自己的作品,每一个和弦和转调他都很熟悉,再加上他即兴伴奏的功夫,他扮演这个角色绰绰有余。
林如玉已经不像上次那样熟悉,她需要又一次看谱和背谱。
柳北桐的钢琴水平把林如玉吓了一跳,她大概没想到这个小城市的作曲家居然还有这一手。那个辉煌的前奏绝对不像是即兴的——左手严密的和弦连接,准确无误,右手连续的八度上行,气势宏伟。柳北桐处理即兴伴奏是他的一绝,音域广阔、踏板深浅恰到好处,音色变化富有层次……左手丰富的和声织体在不断地对比出现时,像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又不断翻新的故事。
柳北桐坐在那里,不时地用默契的眼神看着正在演奏的林如玉,他的风度是与音乐天然合一的,在柔情如水的林如玉的衬托下,更给人一种高贵深沉的感觉和男性特有的浪漫。
林如玉几乎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在中州时的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