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想到这些太姨娘们以后的月例已经是她出定了,那她就要想个方法怎么让那些太姨娘们自力更生才好。
俗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俗话还说:长贫难顾:俗话更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于鱼。
如果太姨娘们真的能将自己的温饱问题解决了,那无疑是替她减轻了负担。这些姑子太姨娘现在每月的月钱是二两,那么十八个人就是三十六两。
账不可细算,这么多银子,让她平白无故地长年累月的出下去,她自然是不甘心的,她又不是真的冤大头。
可是要她学习魏氏,削减这些太姨娘们的月例,或者直接不给月例,她又实在是做不到。
所以她想了一个算得上双赢的法子,只是还要到白云庵具体看过了之后才能决定。
马车出了城,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看见了白云庵。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白云庵还真有点世外之地的清幽。
梦圆跳下车,和小梅两人挽着艾芬朝白云庵走去。
刚到了门口,就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尼姑一脸狐疑地迎了上来,近了之后,堆出僵硬的笑脸:“请问施主来此有何贵干?”
这小尼姑道士真正剃发修行的尼姑,只是小尼姑那对小眼睛骨碌碌地在艾芬、梦圆、小梅三人身上转了又转,不太像是六根清净的出家人。
笑了笑,压下对小尼姑的厌恶之情,艾芬不做回答,故意侧身让小尼姑看见慧能、慧净二人。
事情没让艾芬失望,等小尼姑看见艾芬身后的慧能、慧净二人,小尼姑脸上好容易堆出来的笑就此僵到了脸上,配上小尼姑那双呆滞的贼眼,更是显得滑稽无比。
噗哧一声儿,梦圆没忍住笑出声儿来。
“我当是谁,原来是慧能、慧净请来的帮手啊!”小尼涨红了脸,恼羞成怒:“以为请来帮手,师傅就不计较你们偷跑出去的事情了么?别作梦了,随便你们请谁来,一样逃不掉被撵出去的命。”
拉了一下正要说话的梦圆,艾芬给打架使了一个眼色:静观其变。只有那样,她才能客观地了解到太姨娘们的真实的生活状态,更要了解慧能、慧净的人品。
刚才她们听的,毕竟是慧能二人的片面之词,那些当不能作为艾芬做事的依据,她总的看看她们是不是真值得她帮。
慧能和慧净两人脸色唰的一下白了,在此之前,她两一直心存侥幸,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回去,不想刚到了门口就被住持的徒弟逮住。
“要撵你就撵我吧,”瞬间,慧能就作出了决定,她将慧净护在身后:“是我强迫慧净和我一起出去的。”
不错,艾芬垂下眼帘,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权衡利弊,并能牺牲自我作出决定,这个慧能给人做妾是真是屈才了。
小尼姑很是幸灾乐祸,指着慧能:“你不用给慧净打掩护,这一点儿用都没有!庵里谁不知道你们俩关系是最好的?更何况住持师傅向来就明察秋毫,到时候你们这两个好姐妹谁也跑不了。”
“不是这样的,”慧净顾不得其他,上前拉住小尼姑的道袍低声哀求:“求求你不要告诉住持师傅,我们也不是故意要偷溜出去,只是想替惠悟找个大夫···”
叹了口气,艾芬继续看戏不说话,被人吓唬两句就承认了罪行,这个慧净也不知道是傻还是单纯。
冲梦圆使了个眼色,艾芬决定先救人,她来此地的目的之一就是是救人,总不能本末倒置。不过这短短几句话,也已让她将慧能、慧净二人的人品了解的差不多了。
常年的默契不是白培养的,梦圆忙站出来,对堵在门口的小尼姑好言相劝:“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小师傅,还请你让一下路,让大夫进出为惠悟在、师傅诊治一番。要是救得了惠悟师傅,也是小师傅带的功德一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