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第63节 (1 / 2)

+A -A

        “瑾瑜可不要忘了请饭!”

        几人竟好似笃定徐瑾瑜会中县案首似的,让徐瑾瑜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

        次日,还是一样的时间,只是这回的人一下子变得少了起来。

        本次清丘县参加县试的考生共计一百五十七人,按本朝规定,县试需取中半数,半者进一,是以县试要选出七十九名学子。

        而这第一场,即筛掉了三分之一。

        人一少,身份核验与搜身检查的进度便开始加快了。

        等徐瑾瑜继续来到自己的号房时,天还很黑。

        本场考试是为诗赋,与昨日的时辰一样。

        等到天色大亮,考试正是开始。

        不同于经解的记忆性答题,诗赋是最考验天赋的。

        且因为先帝对于文辞多有要求,今上继承父志,对于学子的文采要求也是极高。

        是以本场诗赋之中,为三题,分别是:

        其一为:赞诗/赋,就是对与今上或本朝的歌功颂德,这在月试之中屡次出现,乃是一道常规题。

        其二为:劝诗/赋,是要求学子对于今上或本朝风土人情,及其他事务的劝诫之言,要求用词简朴,平易近人。

        这是一道难题,答的好,便可一跃而起,答的不好,又冒犯之意,便会被贬落。

        而这其三,则简单一些,要求学子就考场之景赋诗一首,并无其他要求。

        然而,没有要求或许才是最难的。

        徐瑾瑜看过了三题后,第一题直接挥笔而上,并无丝毫为难。

        而后,他便不由搁笔思索。

        正在此时,只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耳旁响起,徐瑾瑜闻声看去:

        竟是县令本人下场巡考了!

        县令的下场让周围的学子一阵惊慌,更有一人吓得直接打翻了砚台。

        徐瑾瑜平静的和县令对视一眼后,突然觉得脑中灵光一闪,直接提笔——

        第38章

        而后,县令只看到那小小的号房之内,少年身挺如竹,凝眉提笔,不过须臾之间,两首诗便顷刻而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第63节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