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丰七年(1084),三月初七,宜:会亲友,打扫,出行。忌:诉讼,搬家,赴任!
白芷在一边运功调息,等丘志清做完早课之后,两人便带着昨晚准备好的干粮,锁上房门,把钥匙藏在大门的横梁之上,便踏上了出门踏青的旅途。
此去大理二百里,以两人的脚力也走了两天的山路,虽然不及他们来时那么崎岖险要,可也并非什么好走的地段。
两人跋涉两日,三月初九,来到大理下关!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这是著名作家曹靖华,在1962年1月,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便即兴赋诗一首。
当然,并不是说他这首诗出来之前美景就不存在了,还是可以看的到的。
大理城的地理位置很是特别,东边是洱海,西边是苍山,夹在中间的一块平原,大理城便坐落在这块平原之上。
南北两端,又有两块收拢靠洱海的山头,于是便在南北两端设立了下关,以及上关两座关隘,犹如,大理四景,也正好对应着大理城,东南西北的四道屏障!
可谓是无巧不成书。
而丘志清和白芷,此时便在下关外的西洱河畔,享受这下关的春日暖风。
不多时,船家便带着他们出了西洱河,借着这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的空谷中,吹来的暖风,不大的小船,晃晃悠悠的往洱海中行去。
白芷温婉的声音在丘志清耳畔响起:“暖风不知何来,西南花香入怀,你闻闻,这是哀牢山上吹过来的马缨花香,听说它们还没完全开放,
等它们完全开放之时,隔着洱海都能闻到它的花香……”
这显然是忽悠人的,不过丘志清也没反驳,而是微笑的侧耳倾听着,这下关美景。
忽感世界更加宽广,心也越发的高远,这下关的风,夹杂着白芷温婉动人的声音,吹进他心里……
船家仿佛也被这好听的声音感染,寻了个白芷说话的空隙,插话道:“两位是出来踏春的新人吧?实话说,这现年,老汉也载了不少出来踏春的新人。
可向两位这般郎才女貌的璧人,还是头一次,尊夫人讲解的很不错,公子黑纱罩眼,这是有眼疾么?
哎~恕老汉多言,不知公子是幸运还是不幸,能有尊夫人这般仙子模样,公子却无缘……哎……”
船家说罢,又叹了口气,不知是在哀叹丘志清的不幸,还是在为白芷可惜,亦或者,两者都有吧。
丘志清笑而不语,感受着这天地宽广,隔着小船体会着这荡漾清波。
片刻之后,未听见白芷解释,丘志清便笑着对船家解释道:“其实船家你误会了……”
“船家,我们今晚能到大理城过夜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