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需要他们,带兵出征之时,才会配备少许。
顶多也就配备参军等,配合参赞军机。
给大将军们,出谋划策,调度粮草,医治伤兵,补充兵员等。
而今莫府的功能,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部。
就这,还是出征之时,才会配备,一般情况下,就是个有点名望的军头,除了自己平时的一个亲卫队,五十人左右。
他们没有朝廷军令,谁都调动不了。
基础掌权的,都是各个卫军中的,各营校尉。
就连卫将军,都没有调动的权利。
调兵权在政事堂手中,将军府只有统兵权,也就是负责日常训练,或者接令后带兵出征,饶是如此。
军中福利,后勤,兵员册,都在兵部手中。
这是皇甫嵩等人搞出来的,并非丘志清的意思。
不过他也乐见其成,而今什么大同社会,他是不想了。
只想早日结束这乱世,对于皇甫嵩,黄琬,以及刘虞等人,能想出这种制衡的办法,他是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还乐见其成。
刘虞等人,刚开始还以为丘志清会反对。
毕竟这种分权,怎么看吃亏的,都是丘志清和徐荣。
而得利的,是大汉朝廷,或者说是政事堂。
他们都准备好了,更退一步的乙号计划,乃至多退两步的丙号方案,他们都有。
可没想到,丘志清和徐荣,竟然直接同意了。
搞得刘虞等人都有些惊疑起来,难道自己真的错怪丘志清了不成?
他真的是大汉忠臣?
其实丘志清当初提议他们进入政事堂,看中的,便是他们没有复杂的门生故吏的人情网,同时人品也算是过硬。
为什么王允被丘志清边缘化了?
就是因为此人,身后不仅站着官僚,还站着世家。
或许刘虞,皇甫嵩等人,以后会变成那个样子。
不过那都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丘志清用了十多年,打造了并州的基础教育网络,这么多年过去,手中底牌何止那些,难道再用十年,还无法在关中,以及洛阳铺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