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 / 2)

+A -A

        他便住了口,抬手道:“请。”

        小吏复转身去,不多时一队军士走进来,踏过天井。

        为首的将领虎背熊腰犹如一座小山,身后跟着的除了一位文士外也都是人高马大,走动间铠甲哗哗作响。

        七八个人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堂中北方军的军士们把目光从户部一帮弱吏转移到来者身上,都立时挺直了脊背,绷起肌肉。

        因为来的是西北军。

        虽说同为边军,但文人自古相轻,武人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比较。

        例如铠甲。

        北方军的棉钢甲在关节间多嵌绒,不止防寒,也是为了抑制铠甲磨损。而西北军则用软皮革和土布连结铁甲,防着沙砾往人衣裳里钻。

        两相比较,前者略显华丽威严,后者样式则简洁些。

        前者笑后者又土又破如地痞流氓,后者嘲前者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

        诸如此类,再牵扯到将士待遇和历往功绩,两方各有优劣,更是翻不完的旧账争不出结果的车轱辘。

        因此两方军士一碰,皆目露凶光,煞气逼人。

        然而将领之间却未有隔阂,殷侯贺易津跨过大堂门槛,两步便到堂中,抱拳道:“长公主。”

        嬴追亦抱拳:“殷侯。”

        两人互相打过招呼,贺易津看向坐在一旁的老人。老人满鬓花白,形容消瘦。

        刹那间,他坚毅的脸上闪过莫名的神色。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虽为半父子,但上一次见面,是十六年前还是十八年前?

        他抬手叠掌,弯下高大的身躯,恭敬地叫道:“岳丈。”

        谢延卿慢慢抬眼,撑着扶手的手青筋尽凸,起身回礼:“殷侯。”

        态度不言而喻。

        贺易津接住他的手臂,扶着老人起身,算是受了这一礼。

        往昔情与谊,皆了结在这一拜中。

        其后无人开口,大堂突然安静得针落可闻。

        跟在贺易津身边的文士认命地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听说您冬至一过就要走,我们便加快速度马不停蹄地往宣京赶,好在遇上了。”

        边将述职只在年关前后,并未有固定的日期。

        因三路不好同时离关,加之地理环境的影响,通常是长公主第一个回,然后在腊月上旬离京。这时殷侯将将赶到京城,而南疆的顾大帅才开始动身。

        “王先生。”嬴追颔首,叹道:“我们来时南赤河就已结冰,不早些回去,大雪封完了山,就得逗留到开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六州歌头 第129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