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1 / 3)

+A -A

        翌日陈元卿上朝前去了趟陈令安的院子,陈令安人还没醒,只匆匆梳了发,披着斗篷来见他。

        姐弟俩只在院里说了一会儿话。

        然而后来陈令安却在府里睡了整天,连午膳都没用,这可不像她的性子,玉姐儿担心她,来看了好几回,她都推说的夜里没睡好,搪塞过去。

        最后还是唤了宝珍前来。

        宝珍从没见过陈令安这般模样,脸上不带一丝笑意,只沉沉地看着她,看得她浑身发麻。

        “娘子?”

        “宣德十一年上元节我出门去瞧花灯,只你与宝珠二人在罢。”陈令安淡淡问道。

        宝珍一听这话就给她跪了,开口道:“娘子,我跟了你二十多年,除了你再无旁的亲人,事关你,就是刀架在我脖子上也不会多言半句。”

        陈令安摇头,道:“我并非不信任你。”

        宝珍登时明白:“娘子,可是宝珠那儿……”

        其实就是陈元卿不走这么一遭,陈令安也该想到睿哥儿的事上,宝珠终究是个隐患。可她毕竟不像陈元卿,与宝珠半分感情全无,动辄就要杀了。

        她左思右想也没琢磨出个万全之策。

        陈元卿当时对她道:“你仔细想想,这事可还有旁的人知道,你若不便动手,我来处理。”

        他自娶了娇妻后糊涂了,总觉得陈令安已和离,按着上辈子宣德十六年就该暴露丑事,如今已宣德十七年,这事当再无人知晓。

        只皇后昨日做派倒把陈元卿给敲醒了,也让陈令安生了警惕之心。

        不过她性子素来决断,却在这事上犯了难。

        可如今再想却已有些迟了。

        陈元卿与陈令安这两年便不大允睿哥儿回袁家,袁固年叁十五了,仍不肯成婚生子,袁母自然更惦记着这么个唯一的独苗苗。

        儿子左劝不听,孙子也成了人家的,难道袁家莫不成就这样断了香火。

        袁母性子软,只知道在屋里偷偷拭泪,袁月来看袁母,带着怒气劝道:“您可别哭了,还不是哥哥不争气,把哥儿让给了人家,人家怕咱抢走才见都不让见。要我说,睿哥儿还不知道是谁的骨肉,她那会儿可是大半年都住在庄子上。”

        袁母吓了一跳,斥道:“快住嘴,这话怎能说的。”

        “如何说不得,上回我来时还听院里小丫鬟嘀咕来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和离之后(H) 流言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