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一定,但嫌隙是一定有了;毕竟欧阳墨的弟子对本郡主赞誉有加,段钤心里一定不是滋味。”
*****
与此同时,皇宫里龙吟宫仍旧灯火通明;皇帝看着暗卫传来的消息,眉心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拓拔珩的队伍离京之后,速度偏慢,而离京前他的人密集进出赵王府,如今虽然次数少了,却换成涟漪公主与拓拔珩有联系,再联想今日哈尔赤族带了叁千勇士来……
皇帝放任王曜去与哈尔赤对峙,又让段锦去处理双方硝烟,他想看看,这个老四究竟打什么主意。
唉!在他需要袁清砚的时候,偏偏他回汝阳;虽然这个国师,袁清砚一直当得很随兴,但总能在关键时候提醒他,现在他不在,皇帝还有些不习惯。
人家父亲祭日,总不能不给人家离开。
暗卫还站在他面前,皇帝问:“最近皇后和太子如何?”
暗卫恭谨道:“太子居太庙几乎不出门,都在书房抄经,只有闲暇时出来透气,看看初开的木槿。”
“有没有什么人和他接触?”
“没有,除了他的贴身内侍和两名小厮,太子连个侍妾、婢女都没有带;太庙外除了守卫,只有一个哑巴老奴洒扫,这几天太庙也没有访客。”
皇帝点头。
“皇后呢?”
“皇后平时闭门不见客,连穆冰莹都不见。方才她让周嬷嬷备了一对白烛、几副牲品,与往年一样,在凤央宫后院祭拜她的义兄。”
皇上一愣:“又到了七月二十八了?”
皇后每年七月二十八日,都会设祭台,追念她的义兄莫望归。
莫望归是前任安国侯,也就是皇后父亲在一次狩猎救回来的孩子,因为他完全忘了以前的记忆,安国侯又很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还给他赐名莫望归。
莫望归天资聪颖,前安国侯在莫怜君十二岁时过世,整个侯府虽然由莫天德继承,但私底下却是莫望归在打理;名声赫赫的莫家军,就是他培养出来的。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皇后十八岁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安国侯府却传出莫望归骤然离世的消息。
皇后出不了宫,每年七月二十八便会设祭台,遥祭这位兄长;早几年皇上还会吃醋,心里颇不是滋味,但到了后头,或许是对皇后心冷,也渐渐不放在心上。
此时的凤央宫后院,燃着一对白烛,几副牲品,还有一束素白圣洁的百合,皇后脱下后袍,披发素衣,犹如以往还在安国侯府一样,只是岁月不知不觉已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