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岗位的竞聘会。”
饶星海一愣,连忙撑着床沿跳下地:“我忘记了。”
“只有你没去。”屈舞耸耸肩,“所以没法儿选,只剩下最后一个岗位。”
饶星海接过屈舞递来的纸条,他要负责技能楼对战训练室的装备整理。
“……这是什么?”
“最累,钱也最少的工作。”屈舞很不好意思,“我想帮你竞争图书馆馆员,但那是大热门,连我都没竞聘上。”
饶星海收起了纸条:“我无所谓。你做什么工作?”
“食堂后勤。”屈舞说,“一个月一千。”
饶星海的眉毛动了动,屈舞压低声音:“你这个九百。”
“很多了。”饶星海眼角微眯,用跟屈舞一样的音量小声说,“谢谢。”
“到大二我们就可以出去打工,挣的比勤工俭学多多了。”屈舞说,“来吃夜宵。”
“我不吃。”饶星海回头,看到自己桌上放着一小碗牛杂汤。他瞥了正在偷看周是非写东西的阳得意一眼,把自己那份移到了屈舞桌上。
屈舞笑着拍了拍饶星海的肩膀,走到洗漱间去洗脸洗手。他没有左臂,取而代之的是一具由轻型硬质合金制成的神经义肢。
从曹回手中接过班上所有人的海域检测报告后,沈春澜立刻找出了属于饶星海的那一份。
海域检测报告属于个人隐私,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浏览的权限,曹回走到学工处外头的走廊,戴着耳机跟着健身软件开始伸胳膊伸腿。
饶星海的海域检测报告比其余人更厚也更重。沈春澜小心启封,拿出了这份多达三十六页的报告。
免冠两寸照片贴在第一页纸上,18岁的饶星海注视着沈春澜。他五官浓重,瘦削的脸棱角分明,嘴唇抿得很紧,像是从来不懂笑一样。
沈春澜越是翻看,一颗心越是沉重。
所有的量表、面谈与“海域”巡弋记录都指出,饶星海具有相当程度的心理问题:情绪淡漠,控制力低下,强烈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还有轻微自毁倾向。精神调剂师探查饶星海的“海域”花了大概一个小时,他尽全力巡弋了饶星海“海域”的角落,最后做出的结论是:7分。
这是针对高考考生“海域”情况的打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海域”不稳定性越强。而一旦超过8分,他就不被允许进入大学就读,会成为街道和社区密切关注的对象。
饶星海处于边缘。沈春澜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检测报告的最后部分,那是精神调剂师对饶星海的判断。
“该生对自己本身表现出明显的否定与怀疑倾向,但量表和面谈也显示,他诚实,坚定,判断力准确,有同理心,也有出色的共情能力。不应根据前者否定后者的意义,建议通过沟通与协作逐步消除该生的不合理信念与消极心态。”
这评价其实并不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