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不夜宫(3) (2 / 5)

+A -A

        至于壮丽建筑天然带有的威慑力这对于一个见识过摩天大楼,去过有名的铁塔参观游览的人又

        算什么呢?学校的图书馆、主教学楼、艺术楼的规模也比眼前的宫苑惊人了。她看这里,最多就是感受到了古色古香的美,理解了古代工匠的精益求精。

        红妃就在那里,百无聊赖。这倒是引起了过来‘监督’的宫廷女官的注意,毕竟,哪怕是来宫中演出过多次的女乐、乐工,也很难有她这样的‘无动于衷’,更何况从红妃的穿戴打扮来看,分明是个扮作童子,稍后还有表演的女弟子。

        新的女弟子选出来后,这可是来宫中第一次献艺,就这样平心静气的吗?

        宫廷女官都是贵女,自问也没有这样的气度,多少有些好奇呢!

        宫廷之中多的是阉奴,但也会在一些位置上用女官,比如皇后和夫人们身边,最贴身的一些人都是女官。宦官不能算男人,可到底有些不方便。

        而这些女官和红妃上辈子认知中的宫女也不是一回事——皇帝连女人都只有一后四夫人了,自然不可能再霸占更多的女子,所以这些女官其实都是贵女。贵女们会在七八岁左右的时候送到宫廷中择选,选择合适的成为女官候补,跟在女官身后学习。

        等到十岁左右的时候就能开始任事,中间过了七八年,也就是十七八的时候,这些女孩子就能各自回家嫁人。

        能来宫中做女官的贵女也不是一般人,得是官员家的女眷才有送选的资格!

        而宫中规矩严格,女孩子在这里学着做女官本来也是一种修行。她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既包括读书识字这种大的方面,也包括倒茶、点灯这样的细节小事,至于礼仪规矩、接人待物,那更不必说,是宫廷生活的基础!

        所以,官员家的女儿从宫廷之中出来,立刻会成为门当户对的人眼中的香饽饽!这也是官员乐于将女儿送到宫中做女官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宫廷对这些贵女其实相当于一个新娘学校。

        严厉是真的严厉,让这些金尊玉贵的女孩儿过着比其他贵女要难的多的生活。但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依旧是趋之若鹜的——家长都愿意将孩子送到

        就业前景好的学校,至于学校管的严格一点儿,这对于家长来说根本不算事!

        对于监督集英殿偏殿这些艺人的女官和宦官来说,女乐和经常进出的乐工还好,最烦的是一些民间征集来的百戏艺人(这和女乐不够用,征集来的‘搊弹家’不同,他们负责表演的是各种杂剧、杂技之类,和女乐的表演并不交叉,表演的艺人也是男女老少都有)。

        这些艺人很少有机会出入宫廷,受到的教育也是参差不齐。既有来到这种地方格外规矩谨慎,比女乐、乐工他们还强的,也有一些轻佻、不知天高地厚的。这些人不知道犯了事会有什么后果,总得防着他们把宫苑当成是老家土财主家大院一样偷窥!

        也是因为总有这样惹事的外来艺人,女官和宦官们防不胜防,本来被红妃引起注意的女官很快挪开了视线——虽然是个有些特别的女弟子,但终究只是个不相干的人,心里好奇地嘟囔过两句,这也就算了。

        管理艺人的色长(教坊司的人,这种时候相当于小组长),这个时候也盯着手下的艺人。根据各自节目不同,以及节目的先后顺序,将人分成一组一组的,齐齐整整安置着,只等着前面宣布宴乐开始,节目一个一个上。

        这种时候是最磨人的,时间既像是过的快,又像是过的慢!

        等到正殿的动静显示皇帝、后妃、百官陆陆续续都到了,女弟子和民间艺人这边格外紧张一些。

        孙惜惜因为过度的紧张有些内急,悄悄和色长说起这事。色长心里不喜欢,皱了皱眉头:“不是说过了,来前少吃些汤水?如今穿着这样的袍子、帽儿,便是方便起来也不便宜,仔细脏了袍服!”

        这样的场合,不同的节目自然有特定的服装和道具。比如红妃她们跳的《柘枝舞》,那粉红色的、能把人装下的荷花就不说了,光是舞服也是有规定的,要穿五色绣罗宽袍、扎银腰带,戴胡人小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官伎 45、不夜宫(3)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