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玉质(5) (3 / 4)

+A -A

        对于女乐来说,记住人脸算是从小训练过的,花柔奴确定自己从未见过那个穿紫袍子的男子。

        正说着呢,接花柔奴的人也到了,这人正是花柔奴随冠艳芳交际时结识的‘楼官人’楼彻。楼彻本身官职不高,只是个从八品的中书通事舍人。但这个官职在当前中枢,是典型的位卑权重、前途光明的好位置!

        所以,即使是个‘从八品’的官职,也能被高看一眼!见是他来请花柔奴看灯,柳湘兰也没有做阻拦,就答应下来。

        另一边,红妃一起

        看灯的男子姓魏,名叫魏良华。他不是什么家财万贯的巨贾富商,也不是什么大权在握的相公官人。他是蜀中人,早些年在汴梁住了十来年,一年前老家有事便回了蜀中,年底这才重又回到汴京。

        红妃是通过驸马王阮认识的他这人是蜀中文坛核心人物之一!而且在蜀中文坛老一辈‘年事已高’的现在,他差不多是内定要接班的掌舵人了。在红妃结识的有限的一些男子中,他是红妃比较愿意接触的。

        不把对方当成是‘客人’的话,他其实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

        魏良华饱读诗书,学识很高!见识也不同于流俗。和此时很多士大夫一样,除了最基本的文化修养之外,他在艺术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外有着‘书画双绝’的外号,和蜀中文坛另一位代表人物的词,并成为‘蜀中三绝’!

        他是在赵循处看到了红妃的《断桥残雪图》这才有了兴致,在王阮的场子里认识了红妃(王阮是真正的富贵闲人,结识的人有居庙堂之高的,也有身份不高的画工、穷文人,但最多的还是魏良华这种名声在外的文士)。

        魏良华待红妃也很客气,虽然多少有些此时男子面对女乐、雅妓时无法避免的‘男女暧昧’,但那只是身份带来的类似‘习惯’的东西。这就像是红妃上辈子,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在长辈的安排下相亲。除非是根本没想相亲,过来走过场的,不然看到对方的时候肯定会有一番计较。

        因为有‘相亲’的前提在,看到对方的时候肯定不会像看到陌生人,心里是有各种想法的!

        此时也是这样,身为一个常在花丛走的知名文士,见到一个女弟子,要说一丝想法没有,那才是咄咄怪事!

        等到红妃和他见面到第三次,这种暧昧就很淡了。之所以还有这种暧昧,纯粹是风俗使然。从魏良华本人的感觉来说,红妃已然和其他女乐、□□区分开,更多当对方是一个能够交流思想的知音——这可不简单!对于魏良华这样的人

        来说,常常是曲高和寡,哪怕同样是文坛明星,也很难交流思想,成为知音!

        眼下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虽然多有追捧女乐,对于女乐的乐舞、诗书之类常常不吝溢美之词。一些女乐也擅长文士的营生,她们画一幅画、作一首词,拿出去会得到很多文坛大佬的赞许,赢得偌大名声但这类事大家心知肚明,面对女乐的时候其实是有放水的。

        有六分本事就能抬举成七八分,若有七八分本事,那就能说到九成九!

        这不是宽容,更多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傲慢。在那些做出评价的文士看来,女子能有这样的本事已经很不错了。花花轿子众人抬,说的好听一些也是怜香惜玉。至于内心深处,他们其实并没有将评价的女子放到平等的位置上。

        也不是说女乐的才名都是名不副实,只能说大多数和盛名在外相比,差了那么一些——也有真的对比偌大名声也不差什么的,但那都是一代传奇名伶了,一辈人中也不见得出一个的,只能特殊情况另外说。

        所以魏良华遇到红妃之后也很意外他是真没想到,一个女弟子竟能如此见识非凡!不只是平常谈的诗词歌赋这类闲雅之事,就是谈论文道,乃至于文坛各派的取向、内里,红妃都有着惊人的洞见!

        这可不是学学就能会的东西,很多士大夫身处其中熏了半辈子也不见得能懂呢!红妃作为一个‘局外人’,竟然能懂这些,着实意外。

        简单来说,魏良华了解的、谈论的,红妃都能跟上,不是一般女乐泛泛了解过的普通应答,她是真能言之有物,与人对答如流,最后还能给交谈的人以启发的那种。而魏良华不了解的、没法谈论的,红妃也能信手拈来。

        比如魏良华对于朝堂上的事、一些庶务就完全不通了,他就是个纯粹的文人但红妃在赵循身旁,哪怕只是随口提到了几样实务细节,也得了赵循这个户部副使的高看——魏良华是不知道红妃和赵循说的几句话是几个意思,但就是觉得挺

        厉害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官伎 53、玉质(5)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