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刘三吾还有其他的大儒,大学士都纷纷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就朱肃提出来的这几点,至少他们是找不到缺点。
按照朱肃提议的这般,确实是会更好。
“很好!”
朱肃点了点头,随即说道:“这仅仅只是第一步,想要让大明彻底崛起,想要让大明变得更繁荣,更富裕,让大明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咱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科举改革之后,本王还打算对教育进行改革。”
“什么?对教育进行改革。”
在听到朱肃这话后,宋濂等人罕见地没有反驳,而是问道“敢问吴王殿下,我们要如何对教育进行改革呢?”
“这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必须得要分好几步才行。”
“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本王打算在大明范围内建学堂。”
“不就是建学堂嘛?这有何难呢?”宋濂反问道
“呵呵!”
朱肃笑了笑,随即说道:“宋濂大儒,你以为本王是随随便便建一个一二十所就行了嘛!本王的打算,是让整个大明,所有到了该上学年龄的孩子,都能够有机会,去学堂读书认字,学习道理和知识。”
“这……这!”
“天啊!”
听到朱肃这话,宋濂,刘三吾,翰林院所有学士都是猛然一愣,肃然起敬地看着朱肃,那眼神中所流露出来的目光,无比的崇敬。
“咕噜!”
宋濂下意识咽了一口口水,颤抖地说道:“吴王殿下,您……您竟然有着如此崇高而又远大的理想,老臣实在是佩服啊!”
“您的想法是好,但想要实践起来,却是非常的艰难。”
“所以说,这个第一步,就是最难的一步。”
“若是要让整个大明,所有到了该上学年龄的孩子都能读得起书,这其中不知道花费多少的人力和物力。”
“大明现在有人口五千多万,到了该上学年龄的孩子,纵观全国,少说也得有个两三百万吧!而其中能够有机会读到书的,怕是连十万都不到吧!”
“本王的初步计划,以十个村为单位,建造一所小学学堂。”“而小学学堂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这些小孩子,一个个都能识字,会做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知道一些基础的道理,还有历史的常识。”
“然后,再以十个小学学堂为基础,建立一所中学学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