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德确实发生了很多事,一桩一件,蝇营狗苟,虽不至于伤筋动骨,却着实让人恶心。成角路上困难重重,他们眼下所面对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看看张云雷就知道了,被造的谣能装一箩筐,粉粉黑黑的混战,无良媒体带节奏,给所有师兄弟都上了一课。也是无可奈何,网络沟通了思想,也放大了不同观念间的冲突,拿起键盘,所有人都是相声祖师爷,睥睨群雄,指点江山。
真的没有必要。
张九龄和王九龙毕竟还年轻,跟时代联系紧密,没事也爱刷刷微博,有些事不必他们讲,护角儿的粉丝也会冲锋陷阵。
她们热忱,莽撞,满心守护,是玫瑰花底下盛放的刺。
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但还是那句话,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不怕这个。
半个月其实很快,时间藏在马道街的繁华和秦淮河的光影中,一去匆匆。饼哥四哥,张番刘铨淼,都有别的安排,结束的时候只有半拉五队来了个不大规矩的小合唱,是首应时应景的再见,三对搭档站在台上,做最后谢幕的演出。
主意是小哥俩出的,张九龄朝控制室做了个手势,熟悉的音乐前奏响起来。
“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张九龄仍是一身墨绿大褂,端端正正站在逗哏固定的位置上,拍手打着节奏,调子难得很准,不管是说相声或唱歌都很认真。他今天戴了个耳钉,银白的环在灯光下闪着亮,正是王九龙亲吻过的那只。
王九龙站在旁边,姿态比起他师哥放松了许多,一看就是唱的麦霸级别,握住话筒翘起食指挡住上唇,接着唱下去:“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抹去......”
两人没有对视,却默契地笑起来,想起了这半个月发生的事,有沙雕有煽情,好的坏的,都攒在这一首《再见》里说再见。最难以忘却的都在心照不宣的沉默中,从北京到南京,他们跨越了半个中国,谈了场好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的恋爱。
那些惊叹的桥段,终究没有沦为老生常谈,遁入传奇。
王九龙现在脸上的笑就很甜,除了出差回家的开心,还有少年人特有的,得偿所愿后那种挡不住的酸甜,像夏天里冰凉凉的草莓汁,连颜色都明艳鲜活。
他在台上腾挪着站位,目光时常停在张九龄身上,第一千零一次感叹:师哥就算后脑勺也是可爱的。
和王九龙不笑时硬朗的线条比,张九龄侧脸都没太直楞的转折,头发顺软,五官柔和,肩膀也圆圆的,举手投足充满了少年感,无论哪个角度看都是萌萌的。
也是头九爆了的硬气大师兄。
张九龄抬眸看了他一眼,歪了歪头,圆圆的眼睛带着笑,猛然轰进了王九龙心里。
歌词卡了一瞬,还好有刘九思的bb遮掩,白塔低头,扫了眼台下的观众,脸红红地笑起来。
南京站人永远多,天南地北的乘客或出发或抵达,或者是行程匆匆的过客,都挤在候车室里。高顶上排着细密小灯,空气里混杂着各种食物的味道,还有车站特有的“车味儿”,乱糟糟塞在鼻子里,混浊不适。
张九龄一身深色打扮,戴着白帽子黑口罩,墨镜卡在胸前口袋,拉着行李箱,沉默地穿过人群。他个子不低,此时终于显出来,整个一身高腿长的冷酷帅哥,阔步往前迈时仿佛能听到裤腿划开空气的猎猎风声。
只是这一切都被身后的王九龙破坏了。
一旦和白萨摩一样的大白高个儿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任九字科大师兄多么攻气社会,充满大哥气质,最后都会变成张牙舞爪的小黑猫,色厉内荏,袖珍可爱。
“师哥你喝点啥?”王九龙低头摆弄着手机微信,一只手攥住行李箱,准备去买饮料。他今天穿了件细条纹的衬衫,下摆半掖,棒球帽反戴,没戴隐形,黑框眼镜透着股清新的学生气儿,白白净净的邻家大男孩。
模样很是能骗人。
“水就行。”
p撇撇嘴:“别省了,连个套子钱都省不出来。”
“省不出来下次就不用了呗。”张九龄神来之笔说了一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