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塔腊氏喜极而泣。
李福雅安抚她说:“过几日礼部会拟出大公主的封号,你这个额娘也准备一番。”
喜塔腊氏含泪谢恩,皇后及其余妃嫔也是连声安慰,喜塔腊氏是潜邸老人比皇后更早入府并且安分守己,而她所生的长女在雍正十一年出嫁却在十三年意外枉死,皇后舒舒觉罗氏念她多年恭谦所以有好的东西都会想着她一些。
“二公主的封号也该出来了,她年纪也不小皇后是时候挑一家蒙古王公才好。”李福雅提醒。
“是,皇额娘。”舒舒觉罗氏回答。
李福雅见皇后面有不舍就说道:“哀家明白皇后心里不舍,可这就是帝女的责任,皇室给了她尊荣与体面而她回报家族的就是婚姻,荣安只是个例外。”
“臣妾不敢,固伦长公主乃龙女下凡岂是她人可比?”舒舒觉罗氏赶紧辩白。
李福雅掩嘴笑道:“皇帝的女儿哪一个不是龙女?只不过荣安是潜邸时就出嫁了,若再晚个十来年她也得尚蒙古不是?”
十日后两个公主的封号拟好送至慈宁宫,李福雅细细地看了一遍后敲定已逝的皇长女封号为‘和纯’——和硕和纯公主,皇后嫡女被封为固伦敬安公主。
李福雅摸着永璞的小脑袋说:“一眨眼也到了入尚书房的年纪,是时候挑几个哈哈珠子给他。”
皇后赶紧应道:“二阿哥在尚书房内可以照顾,更何况德王的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以及永璞的胞兄端王的大阿哥都在尚书房进学,另外恭郡王的大阿哥、二阿哥以及和王的大阿哥、二阿哥都在。”
“其他的宗室子弟呢?”李福雅多嘴一问。
皇后回答:“怡王的七阿哥弘晓以及孙子永宣、永喜都在尚书房,还有几个都是铁帽子王的孙子。”
李福雅听后说:“福隆阿的年纪已大就不必进尚书房,但阿尔木与阿古木郎还小就一起读书得了。”
皇后低眉顺眼地回答:“臣妾明儿个让长公主的儿子们进宫来。”
春节时李福雅不知想起什么便气哼哼的,但她也不敢真的绷着一张脸过年否则底下的大大小小也过的不痛快。
“永琅过来,到哀家这儿来。”李福雅对永琅招手然后看着他像个小大人似的走到自己跟前。
李福雅问:“二阿哥今天学习什么?太傅怎么说?”她的后一句是问伺候永琅的小太监。
“回皇玛嬷的话,孙儿今日学习论语。”永琅打了一个千后站在李福雅身边回答。
“回太后娘娘的话,今早尚书房师傅李大人夸赞二阿哥聪敏。”一直跟着永琅的小太监跪伏在地上回答。
“是么?你起来回话,二阿哥今日进食香不香?”李福雅把玩着尾指上的甲套。
“回太后娘娘的话,二阿哥今日入往常般进食,不多不少。”小太监肃立在一旁盯着自个儿的鞋面回道。
“你伺候的很仔细,这是赏你的。”李福雅话音落后秋兰就上前给了他一个装着银腂子的荷包。
“奴婢谢太后娘娘赏。”在他行礼后李福雅挥退他转头问永琅:“二阿哥去看过你皇额娘的弟弟了吗?”
“回皇玛嬷的话,孙儿还未曾去给皇额娘请安。”永琅回应。
“那就先去给你皇额娘请安,你已经住到阿哥所那儿了,能见你皇额娘的时间也不多。”李福雅轻拍他的后脑微笑着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