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右岸就没有那么好搞了。”
钟玉光转移了视线,把目光投到了正在建设标准海堤的右岸。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右岸根本不具备旅游开发的价值。不过,随着城区的发展,他的发展也会加快的。”
郑彬说。
这金花江的右岸并不象左岸一样是山地,而是一些贫瘠的咸酸田,别说是种水果蔬菜,连水稻也种不好,幸好这里的居民还可以去赶海啊什么的,生活才不至于很贫困,但想要象下江村那样有大的发展,真的要象郑彬说的,等到城区开发到时候,但也得有得力的领导班子,别把卖田的钱都分了才行。
钟玉光却说道:“也许用不了这么久,不是说不少村民已经把田租给人家养虾,效益还相当可观吗?”
“是有这么回事,但从各地的情况来看,也不是一个根本的办法。”
郑彬把福建、浙江沿海养虾的情况向钟玉光说了一遍。
钟玉光对这些情况是有些了解的,他沉思了一下,说道:“也只能暂时这样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吧。”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没多久,便来到了标准海堤的建设工地上,看着轰鸣的机器和繁忙的人群,钟玉光却忽然“咦”了起来。
“怎么啦?”
郑彬问。
“我印象中,这里应该是振华公司竞标的地段,怎么变成华阳公司了?别是他们又把工程转包出去吧?”
钟玉光指着旁边的工程牌说。
钟玉光这么一说,郑彬也记了起来,他正想去找工程的负责人来问,钟玉光的秘书小高走了上前,说道:“这华阳公司是振华集团的子公司,参加竞标的也是华阳公司。”
“哦!”
钟玉光随口应了一声,望着工地说道:“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不但降雨量大,而且汛期来得早,因此,不管是谁承包,标准海堤的建设都必须按时完成,只能提前,不能推后,而且一定要保证质量。郑彬啊,我今天和你来这里,正是希望你对这方面的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明白,钟书记,你就放心吧!”
郑彬坚定地说。
“走,我们去找他们聊聊!”
钟玉光说着,向工人们走去。
和工地的工人和负责人聊了成个钟头后,钟玉光对标准海堤的建设还是比较满意的。离开了工地之后,他并不是往回走,而且驱车往出海口走去,直到金花村的对面,才停了下来。
“要不要找渡船过港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